道出真我

道出真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海力波
出品人:
页数:296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32开
isbn号码:9787802309739
丛书系列:田野人文丛书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壮族
  • 民族
  • 社会/人类/民族/风俗
  • 少数民族
  • 海力波
  • 族群
  • 身份建构
  • 自我探索
  • 内心成长
  • 哲学思考
  • 真实自我
  • 心灵觉醒
  • 人生智慧
  • 独立思考
  • 情绪管理
  • 自我认知
  • 内在力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是对壮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重构过程的翔实的民族志记录,对从事人类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族群认同研究和壮族研究的读者有所裨益。在民族—国家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

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实践过程,黑衣壮族群文化表征过程中所体现的“复调”色彩,正说明族群认同既受到外在的时代主流“话语型”和现实功利的影响,也受到族群的人观、宇宙观等文化认知体系的制约,从而揭示了认同建构与自我塑造的微妙关联。

作者简介

海力波,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族群认同理论探讨
一 族群认同现有理论范式的缺陷
二 中国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研究的已有成果
三 壮族认同研究回顾
第三节 视角与方法
一 理论视角的选择
二 新概念的引用
三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第四节 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现代性的边缘:黑衣壮族群的民族志考察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生态环境
一 地理背景
二 历史沿革
三 生态环境
第二节 族群边界的划分与互动
一 各族群人口与地理分布
二 空间的道德地理学
第三节 民族志背景:“文寨”的生活世界
一 “文寨”概况与日常生活周期
二 现代性的渗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章 三界之内:黑衣壮族群的自我与人观表述
第一节 自我与人观的建构理论
第二节 生活世界的文化建构
一 “三界”宇宙观的表述
二 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
三 时空观念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 自我与人观的地方性表述
一 “好功德”——自我的核心观念
二 “阴阳同一理”——黑衣壮人的仪式生活与“善好生活”观
三 “传魂”——黑衣壮人的灵魂观
四 “魂、名、骨”——黑衣壮人三位一体的身体观
五 “做人道理”——黑衣壮人可逆的人观
第四章 另类“差序格局”:黑衣壮族群认同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文化资本与族群等级的“差序格局”
一 从通婚范围看族群等级
二 吃大米的与吃玉米的——族群特征与生存状态的主观想象
第二节 从“黑壮人”到“黑衣壮”:想象背后的宏大叙事与话语一权力关系
一 “黑壮人”:民国时期民族一国家现代化话语下的黑衣壮
二 “富有光辉的革命传统的民族”:民族团结一平等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
三 “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全球化语境多元文化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
第三节 另类“差序格局”:从文化自我与人观出发的认同建构
一 “刻板印象”的建构:黑衣壮人对其他族群的文化想象
二 刻板印象的由来:从“好功德”观出发的认同建构
三 “吾祖吾海”与“变成黑衣壮的瑶人”:族群边界的维系与破坏
四 谁是“真正的黑衣壮”:黑衣壮族群认同的新发展
第五章 记忆、表征与能动性:黑衣壮人的文化一政治实践
第一节 寻找“英明的祖先”:塑造历史记忆的基础与动力
一 从神话到现实的历史记忆:“文寨”的黑衣壮历史表达
二 从“家族史”到“族群史”:族群历史记忆的建构与基础
第二节 消费与被消费:文化表征过程中的能动性
一 大众文化中的消费品:作为表征对象的黑衣壮传统文化
二 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作为大众文化消费者的黑衣壮人
三 “安花”:仪式中的文化一政治与社会能动性
第三节 面对现代性的女性:文化开发与社会性别观的变迁
一 “女性=受害者?”:对人类学族群认同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反思与质疑
二 “阳男阴女、左白右红”:黑衣壮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与性别区隔
三 车窗内外:旅游开发进程中的黑衣壮女性
第六章 结论
一 时代话语与人的分类
二 认同、自我与表征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便说是民族大学,别人又继续追问那你是少数民族吗?我便说是的。别人又问是什么民族?我便答壮族。别人马上就会追问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吗?问题一到这里我就语塞。可以说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实话说我也没有太多所谓与众...

评分

我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便说是民族大学,别人又继续追问那你是少数民族吗?我便说是的。别人又问是什么民族?我便答壮族。别人马上就会追问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吗?问题一到这里我就语塞。可以说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实话说我也没有太多所谓与众...

评分

我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便说是民族大学,别人又继续追问那你是少数民族吗?我便说是的。别人又问是什么民族?我便答壮族。别人马上就会追问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吗?问题一到这里我就语塞。可以说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实话说我也没有太多所谓与众...

评分

我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便说是民族大学,别人又继续追问那你是少数民族吗?我便说是的。别人又问是什么民族?我便答壮族。别人马上就会追问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吗?问题一到这里我就语塞。可以说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实话说我也没有太多所谓与众...

评分

我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便说是民族大学,别人又继续追问那你是少数民族吗?我便说是的。别人又问是什么民族?我便答壮族。别人马上就会追问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吗?问题一到这里我就语塞。可以说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实话说我也没有太多所谓与众...

用户评价

评分

只读了一二三章 说人观 又说认同 使各章节有些脱节 逻辑上有点别扭 粗看了几本人观为题的博士论文 都是一两位道师的口述资料(有的加本经书、传说故事)撑起整个族群的宇宙观 这就是所谓套路? 但整体来说人观部分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

评分

从族群研究的角度讲,做得还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做族群研究呢?——其实族群研究在70s以后差不多就过时了。

评分

只读了一二三章 说人观 又说认同 使各章节有些脱节 逻辑上有点别扭 粗看了几本人观为题的博士论文 都是一两位道师的口述资料(有的加本经书、传说故事)撑起整个族群的宇宙观 这就是所谓套路? 但整体来说人观部分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

评分

从族群研究的角度讲,做得还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做族群研究呢?——其实族群研究在70s以后差不多就过时了。

评分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可帮了我许多大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