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t draws on abundant sources and studies which have appear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the early 1980sand which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used in Western historiography.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上海,执教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裴宜理父母携家离开上海。隔年即1951年迁居日本东京。裴宜理父母继续在一所教会大学担任教授。裴宜理也在日本长大。后归国。裴宜理在威廉·史密斯学院、1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分别获得了政治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她的教学生涯是从1972年开始的,先后美国多所大学执教,而担任教授职务已有十多年。为了中国学研究,裴宜理曾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从事专业学习、研究和讲学多年。
关于中国学研究的缘起,裴宜理回忆说,开始进学院时,还没有想到过要进行东亚问题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但当卷入学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汹涌浪潮后,开始对亚洲的革命和政治感兴趣了。于是,决定到台湾学习中文,以更好理解中国革命的发生及其意义。
读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 中译本序P2阶级地位在工人运动当中作用不突出 P2中国工人的四分五裂,与欧美工人类似 第一章:考察上海的移民结构——广东人、宁波人、江苏人和华北人,P29工人的籍贯与其职业和团结聚集之间的关系,P33地缘政治培育出来的团结,P39...
评分本书为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对近代上海工人运动分析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一手资料极其丰富,行文逻辑严密,理论架构清晰,正如白吉尔评论所言“这本重要著作不失为一部令人鼓舞的填补空白之作…本书研究方法新颖别致,学术成就无懈可击…”,的确是一部能给读者带来许...
评分早在《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这篇博士论文中,作者就发现在影响农民叛乱行为的几个因素里,亲缘和地缘的关系比阶级关系更重要,当她把研究转向工人运动时,情形颇为相似。以往许多中国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常常被限定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些话语体系与思维...
评分· 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关系:美亚“贵族”工人阶层与普通工人之间的联合,作为对抗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文化、社会、身份上有差异,在站在对工人自身权利的维护立场上,并非是紧密的利益集团,所以这一点来说,从技术层次上,区分工人阶级内部差别,是...
评分之前很多人谈民国时期的罢工运动,很容易就会牵扯到阶级意识层面,工人参与罢工就是自我阶级意识的觉醒,反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当然,关于罢工运动在阶级政治层面存在意义和影响,是不需否认的,只是这种作用,多大程度上是工人运动本身意志的反映的?除此之外。工人...
7.13 不愧是经典之作,打破了革命史观下对工人运动的刻板认识,从地缘,党派,产业分别论述了“工人有工人的政治”,读起来酣畅淋漓。
评分第一部分很精彩,可惜后劲不足。
评分裴宜理的文笔真好。整本著作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三部分结构层层递进,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最后一部分深描英美烟草公司、亚美纺织厂、以及上海交通运输业工人罢工情况,对劳工(class consicousnees)、社会运动等方面的理论做出回应。1)工人阶级内部分等:unskilled worker, semi-skilled worker, skilled worker,技术工人最容易受共产党宣传的感召。2)“传统”经验(如地域、行会、信仰崇拜)在对民国时期的工人运动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3)在大罢工中并不一定有所谓“工人阶级集体意识”的作用。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帮会在工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大请客的罢工方式,杜月笙发家史……
评分因为中文版不是损坏了就是挂掉了索性就直接找了英文版。裴宜理的分析方式像一张大网,将当时上海工人的籍贯、工种(终于理解为什么科大卫老师要我先去搞清楚钢是怎么炼出来的)、历时性的工人情况变化和作为物质的产品全部网罗起来,又以工人的生活为线索穿梭其中,十分过瘾。读史料的敏锐老辣眼光自在其间。
评分Her points will make sense if we put them back into context. She argues that there is not a single unified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succeeds. Well, who is the most prominent figure who says there is in the first place? It's obviou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