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经验之种种

宗教经验之种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詹姆斯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96
译者:蔡怡佳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3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71167
丛书系列:西方宗教学名著
图书标签:
  • 宗教
  • 威廉·詹姆斯
  • 心理学
  • 哲学
  • 宗教学
  • 神学
  • 人文
  • 美国
  • 宗教
  • 经验
  • 信仰
  • 哲学
  • 灵性
  • 传统
  • 实践
  • 教义
  • 神秘主义
  • 信仰体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宗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和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充满了小说的趣味。

本书是作者从个人经验角度对宗教经验进行探讨的著作,全书二十讲的内容都属于描述人的宗教构成,在第二十讲中,我提示了我个人在哲学上的结论。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与神经学、主题界学、健全心态的宗教经验、病态的灵魂、自我分裂与统合、圣徒性的价值等。

作者简介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著有《心理学原理》(1890)、《对教师讲心理学和对学生讲生活理想》(1899)、《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

目录信息

译者导读 宗教与心理学对话的开端
前言
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学
第二讲 主题界学
第三讲 不可见的实在
第四讲、第五讲 健全心态的宗教经验
第六讲、第七讲 病态的灵魂
第八讲 自我分裂与统合
第九讲 皈依
第十讲 皈依(结论)
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 圣徒性的特质
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圣徒性的价值
第十六讲、第十七讲 神秘主义
第十八讲 宗教哲学
第十九讲 宗教经验的其他特征
第二十讲 结论
后记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大学时候,有位同学听了哲学院一门课,回来强烈推荐。当时借来看了百十来页没看下去。之后没事会想起来看,但都没再看。这次是因为看到沃格林在文章中提到詹姆斯,虽然沃格林认为詹姆斯还没有发觉柏拉图的价值,但已经是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了。想着沃格林的...  

评分

两种接受世界的方式,宗教比哲学较为热烈。宗教能克服不快乐。在宗教内,感情是首要的,哲学居于次要地位。 任何我们叫做“宗教”的态度,必须含有肃穆的、严重的并慈柔的成分。假如态度是欢喜的,那么,它必须不至于冷笑或暗笑;假如是愁苦的,必须不至于绝叫或咒诅。我们所...  

评分

正如书名体现的那样,它并不是一本宗教宣传册,而是试图站在一个宗教之外的立场进行研究的书,再确切一些,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说:“假如这个研究是心理学的,它的主题就不是宗教的制度,而必然是宗教的感情和宗教的冲动。” 简单记一下书中的印象较深的三个方面: 宗教体...  

用户评价

评分

说是宗教心理学的著作,但和现在认为的“心理学”差别还是太大了。还是归为哲学比较好吧。

评分

1901年的讲稿,绕来绕去,忒难读了,也是久不为重视的原因了吧。。看来对于宗教体验的研究起初是从宗教与大人物心理学的分析而来的;宗教与社会心理学又是之后的另一块了。。

评分

不是我想要的内容

评分

挺有启发

评分

还是喜欢十年前这种简朴雅致的装订方式不像现在出版社动不动精装版翻起书来特别不方便,这本书从《超越自我之道》里提到笑气的时候引用过,随便翻了一下就发现全是我最感兴趣的而且原来我也是病态灵魂?翻译太棒了,果然湾湾的专业翻译秒杀内地翻译啊。在文化引进和翻译上我们还是比台湾落后太多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