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奧孔

拉奧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作者:[德]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
出品人:雅眾文化
頁數:272
译者:硃光潛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65
裝幀:布麵精裝
isbn號碼:9787513598170
叢書系列:硃光潛譯文集
圖書標籤:
  • 美學
  • 藝術
  • 文學理論
  • 外國文學
  • 拉奧孔
  • 戲劇
  • p
  • @譯本
  • 藝術史
  • 古典雕塑
  • 拉奧孔
  • 希臘神話
  • 文藝復興
  • 藝術理論
  • 錶現主義
  • 痛苦
  • 雕塑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拉奧孔》,作者萊辛生活在德國曆史上最富變革的年代,作為古典美學發展中重要的推動者,他的著作參與並成為啓濛運動的高潮。《拉奧孔》是作者個人閱讀過程中的一些隨想記錄,也是其美學觀點的思想結晶,作品中無處不在的、富於啓發性的觀點無疑展示著萊辛思想的恒久價值。

著者簡介

◆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

生於德國薩剋森,萊比锡大學畢業,德國啓濛運動時期劇作傢、美學傢、文藝批評傢。著有《拉奧孔》《漢堡劇評》《關於當代文學的通訊》等。

——————

◆譯者:硃光潛(1897-1986)

安徽 桐城人,著名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翻譯傢。中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著有《談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譯有《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歌德談話錄》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為什麼拉奧孔在雕刻裏不哀號,而在詩裏卻哀號?
第二章 美就是古代藝術傢的法律;他們在錶現痛苦中避免醜
第三章 造型藝術傢為什麼要避免描繪激情頂點的頃刻?
第四章 為什麼詩不受上文所說的局限?
第五章 是否雕刻傢們摹仿瞭詩人?
第六章 是否詩人摹仿瞭雕刻傢?
第七章 是獨創性的摹仿還是抄襲?
第八章 詩與畫與塑造形象的方式上的分彆
第九章 自由創作的雕刻與定為宗教用途的雕刻之間的區彆
第十章 標誌的運用,在詩人手裏和在藝術傢手裏不同
第十一章 詩與畫在構思與錶達上的差彆
第十二章 畫傢怎樣處理可以眼見的和不可以眼見的人物和動作?
第十三章 詩中的畫不能産生畫中的畫,畫中的畫也不能産生詩中的畫
第十四章 能入畫與否不是判定詩的好壞的標準
第十五章 畫所處理的是物體(在空間中的)並列(靜態)
第十六章 荷馬所描繪的是持續的動作,他隻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繪物體
第十七章 對各部分的描繪不能顯齣詩的整體
第十八章 兩極端:阿喀琉斯的盾和伊尼阿斯的盾
第十九章 把荷馬所描寫的盾還原(再造)齣來
第二十章 隻有繪畫纔能描寫物體美
第二十一章 詩人就美的效果來寫美
第二十二章 詩與畫的交互影響
第二十三章 詩人怎樣利用醜
第二十四章 醜作為繪畫的題材
第二十五章 可嫌厭的和可恐怖的
第二十六章 拉奧孔雕像群作於何時?
第二十七章 確定拉奧孔雕像群年代的其他證據
第二十八章 鮑格斯宮的格鬥士的雕像
第二十九章 溫剋爾曼的《古代藝術史》裏的幾點錯誤
附錄一 關於《拉奧孔》的萊辛遺稿(摘譯)
甲.提綱A
乙.提綱B(為續編擬的)
丙.關於《拉奧孔》的筆記
附錄二
甲.萊辛給尼柯萊的信,一七六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乙.古人如何錶現死神(節譯)
附錄三 維吉爾在《伊尼特》史詩中關於拉奧孔的描寫
譯後記
附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正如弗莱在《眼明心亮,茅塞顿开》一文中指出,在文艺批评中,人们常常反对将不同艺术混为一谈,莱辛就是这样做的(而弗莱本人反之)。这大概因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视觉性与听觉性的)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莱辛的名著《拉奥孔》就致力于讨论雕塑与诗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1. 在书的第二页有这样一句话: 「希腊的伏尔泰有一句很漂亮的对比语,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而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 下面的注释是: 「西摩尼得斯,希腊抒情诗人,擅长隽语,有“希腊的伏尔泰”之称。」 看到这段总有点纳闷,第一是怎么好拿今人去比古人?尤其伏尔泰还...  

用戶評價

评分

硃先生的後記幫助很大

评分

萊辛認為,一切藝術皆是現實的再現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結果,這是藝術的共同規律。隻是繪畫、雕刻以色彩、綫條為媒介,訴諸視覺,其擅長的題材是並列於空間中的全部或部分“物體及其屬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於描繪完成瞭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徵;而詩以語言、聲音為媒介,訴諸聽覺,其擅長的題材是持續於時間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運動”,其特有的效果則是展示性格的變化與矛盾以及動作的過程。

评分

硃先生的後記幫助很大

评分

萊辛認為,一切藝術皆是現實的再現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結果,這是藝術的共同規律。隻是繪畫、雕刻以色彩、綫條為媒介,訴諸視覺,其擅長的題材是並列於空間中的全部或部分“物體及其屬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於描繪完成瞭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徵;而詩以語言、聲音為媒介,訴諸聽覺,其擅長的題材是持續於時間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運動”,其特有的效果則是展示性格的變化與矛盾以及動作的過程。

评分

硃先生的後記幫助很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