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曆史研究

大數據時代的曆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舒健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2-1
價格:CNY 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76238
叢書系列:曆史學堂
圖書標籤:
  • 曆史
  • 大數據
  • 數字人文
  • 工具書
  • 好書,值得一讀
  • *上海譯文齣版社*
  • 舒健
  • 網絡生活
  • 大數據
  • 曆史研究
  • 數據分析
  • 數字人文
  • 學術研究
  • 信息社會
  • 數據挖掘
  • 曆史檔案
  • 知識圖譜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擁抱“大數據”對曆史研究的挑戰(代序)
第一部分 大數據與史學研究
變革亦變異?大數據時代的史料收集與曆史書寫
大數據時代曆史研究的可能性
行為的可數據化:大數據時代的人文關懷
第二部分 數據庫介紹和建設
日本國內近代史研究相關基礎史料的數據庫建設現狀
地方曆史文獻的數字化、數據化與文本挖掘——以中國地方曆史文獻數據庫為例
從高第書目到Bibliotheca Sinica 2.0——兼論數字化與漢學史研究
漢語基督教文獻書目數據庫編目實踐
古籍數字化在曆史研究領域的應用——以韓國事例為中心
喜馬拉雅研究與“喜馬拉雅多媒體數據庫”的建設
跨越三地的史料數據整閤——閩渝檔案館藏颱灣光復前後之檔案的現狀與利用
論近代中國報紙廣告的蜉蝣性與數字檔案化
淺析“中國地方誌書目數據庫”的建設
曆史文獻的視覺檔案——以上海圖書館“上海年華”數字資源平颱為例
第三部分 大數據與曆史研究結閤案列
數字人文時代的關係型數據庫:中國曆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的應用
社會關係網絡與範成大《吳郡誌?人物》之編撰:以CBDB及Pajek作為分析工具
大數據在濛元史研究中可能遇到的睏難與挑戰——讀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元史部分劄記
大數據視域下我國曆史地理學研究現狀與趨勢——基於《中國曆史地理學論叢》(2005—2014)的統計
古籍數字化在明代科舉研究領域中的應用與展望——以《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為例
大數據視域下的夏商文化起源研究
田野調查方法和GIS技術支持下的山區聚落時空演變研究
第四部分 存在的問題和新的領域
少數民族古籍數字化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發展前景及存在問題
大數據視域下古籍文本可視化分析及挖掘在中國史定量研究中的應用
古籍數字化在中國醫學史研究領域的應用
網絡工具與古漢語語言文字研究——以齣土文獻、古文書為中心
清代女性彆集規模化整理的現狀和方嚮
上海圖書館“全國報刊索引”:數字齣版中的史學情懷
對當前大陸高校圖書館所購史學類數據庫的統計與分析
從視覺進入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中華圖像文化史?醫藥捲》緒論
大數據在曆史氣候學研究中的應用與展望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

评分

其實對熟悉相關領域曆史研究的同學,書中介紹的工具應該都不陌生,然而大數據三個字在這裏更多是點綴,與其湊這個熱鬧不如說是史料的“多媒體”化吧,當然從計算機學的角度來說,以上資料都是“數據”,問題在於這些“數據”難以從統計意義上進行可以産生有價值的史學分析的量化。

评分

其中有幾篇就是傳統的史學研究,套瞭張大數據的皮,文章本身還可以。完全圍繞大數據展開的幾篇文章,研究水平和方法也忒低瞭

评分

按需。

评分

在中文學界,黃一農的“e考據”開互聯網時代史學研究的風氣之先,他在中國天文學史、明清中外交流史、紅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堪稱“數位”與“傳統”結閤的典範;金觀濤、劉青峰的《觀念史研究》則代錶瞭數據庫關鍵詞詞頻統計、語義分析與觀念史研究的潮流,其後王汎森、瀋國威、孫江等人對此均有涉及;此外,在曆史地理、地方文獻、海外漢學、漢語基督教文獻等各個領域,大數據的影響可謂無遠弗屆,一言蔽之,大數據給曆史研究帶來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革命。本書的梳理和概述工作尚可,但總體過於簡略,各篇水平參差不齊,對世界史研究的數據庫著墨較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