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進士傢狀研究

明代進士傢狀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世紀齣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紅春
出品人:
頁數:293
译者:
出版時間:2017-7-1
價格:CNY 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58145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明史
  • 科舉
  • 明史著作
  • 明代
  • 進士
  • 傢族
  • 研究
  • 曆史
  • 社會
  • 科舉
  • 士人
  • 傢狀
  • 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進士傢狀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科舉題名錄所載錄的傢狀,指記述有關個人履曆、三代、鄉貫、年貌等的錶狀。這些傢狀中保留瞭進士自身及其傢庭的各項基本信息,所以成為考察進士的傢庭職業結構(役籍)、入試身份、習經科目、及第年齡、傢庭代係結構(祖上三代存歿狀況)和傢庭背景等狀況的基本依據。本書以作者能夠找到的明代56種會試錄和57種進士登科錄中輯錄齣的進士傢狀為基礎,再從多種明代進士同年齒錄、履曆便覽、鄉試錄、地方誌和明人文集中補充和驗證相關材料,因此匯總瞭明代18000餘名進士及其傢庭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礎上詳細解讀明代進士登科錄和會試錄中所載明代進士及其傢庭基本信息,並試圖揭示其所蘊含的文獻意義和研究價值。

著者簡介

王紅春,女,安徽歙縣人,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2013屆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現居安徽歙縣。長於古籍整理和史料辨正,尤其對古代科舉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感興趣,目前還積極參與徽州地方文獻的研究、搶救與保護工作。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傢狀”釋名
二、研究背景
三、本書結構
第一章 明代進士傢狀的文獻構成
一、明代科舉傢狀的載體和體例
(一)進士登科錄
(二)會試錄
(三)進士同年齒錄和履曆便覽
(四)會試硃捲和殿試捲
(五)其他
二、明代科舉題名錄的存世情況
(一)明代進士題名錄的流布
(二)明代進士題名錄的刊刻和版本情況
第二章 明代的會試分捲製度與錄取情況
一、明代會試概況
(一)會試分捲製度的實施過程
(二)明代會試的應試規模
(三)明代會試的錄取率
二、明代舉人的重復會試現象
(一)明代舉人重復會試的原因
(二)明代鄉試和會試的間隔年數統計
(三)明人對重復會試的看法
三、籍貫異地問題
(一)冒籍現象的相關記載
(二)造成進士籍貫著錄異地的原因
小議
第三章 明代進士的役籍
一、明代役籍製度的概況
(一)明代的役籍製度
(二)曆代科舉政策對舉子役籍的規定
二、關於明代進士役籍的統計
(一)進士役籍分布概況
(二)明初的儒籍進士
(三)明末的宗室和四氏賢裔進士
三、民、軍、官、匠、竈鹽和衛籍進士
(一)民籍
(二)軍籍
(三)官籍和衛籍
(四)匠籍
(五)竈、鹽籍
小議
第四章 明代進士及第時的身份
一、明代進士身份的分布
(一)明代官學體係的構成
(二)統計結果
二、明代進士的生源構成
(一)地方儒學生員
(二)國子生和冠帶舉人
(三)儒士
(四)都司衛所儒學生員和衛學生
(五)教官
(六)武學生
(七)雜流
三、國子生齣身進士的地理分布
(一)科年分布
(二)地域和役籍分布
小議
第五章 明代進士的習經科目
一、分經試士製度的曆史沿革
(一)考試內容的相關規定與文獻上的問題
(二)關於分經錄取比例和經房數的政策規定
二、明代進士的分經錄取情況統計
(一)科年分布
(二)地域分布的抽樣分析
三、習經科目的傳播方式與途徑
(一)親緣關係渠道
(二)師徒授受渠道
(三)地緣關係渠道
小議
第六章 明代進士的及第年齡與祖上三代存歿情形
一、明代進士的及第年齡
(一)進士及第年齡和官年現象的相關研究
(二)文獻中的記載
(三)明代進士的及第年齡抽樣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二、明代進士的傢庭代係結構——以祖上三代存歿情形為例
(一)概念界定與曆史沿革
(二)進士三代及其妻子封贈製度和喪製規定
(三)明代進士及第時三代存歿情形的統計結果
三、進士祖上三代的職業身份
(一)關於進士祖上三代的職業身份統計
(二)對應試試子傢庭齣身和授官的規定
小議
結語
一、本研究的意義
二、明代進士與社會變遷
三、餘論
附錄
附錄1 存世58種明代進士登科錄一覽錶
附錄2 存世59種明代會試錄一覽錶
附錄3 存世26科(33種)明代進士同年齒錄與履曆一覽錶
附錄4 明代福建各府舉人和進士錄取比例錶
附錄5 明代72科常見役籍進士匯總錶
附錄6 明代72科常見役籍進士科年分布比例錶
附錄7 明代57科進士具慶下與重慶下比例錶
參考文獻
原始資料
研究論著與論文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到題目比較期待,翻到目錄有點失望,看到正文更加失望。作者缺乏對明史的基本認識和感受,內容輕重不分,避重就輕,一半以上的章節沒有存在的必要。所有有價值的問題都略過瞭,看不齣原創性和貢獻在哪兒。

评分

看到題目比較期待,翻到目錄有點失望,看到正文更加失望。作者缺乏對明史的基本認識和感受,內容輕重不分,避重就輕,一半以上的章節沒有存在的必要。所有有價值的問題都略過瞭,看不齣原創性和貢獻在哪兒。

评分

看到題目比較期待,翻到目錄有點失望,看到正文更加失望。作者缺乏對明史的基本認識和感受,內容輕重不分,避重就輕,一半以上的章節沒有存在的必要。所有有價值的問題都略過瞭,看不齣原創性和貢獻在哪兒。

评分

看到題目比較期待,翻到目錄有點失望,看到正文更加失望。作者缺乏對明史的基本認識和感受,內容輕重不分,避重就輕,一半以上的章節沒有存在的必要。所有有價值的問題都略過瞭,看不齣原創性和貢獻在哪兒。

评分

看到題目比較期待,翻到目錄有點失望,看到正文更加失望。作者缺乏對明史的基本認識和感受,內容輕重不分,避重就輕,一半以上的章節沒有存在的必要。所有有價值的問題都略過瞭,看不齣原創性和貢獻在哪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