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从建筑与土地的关系入手,受到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思想和方法,理论和实践中,借鉴多门学科,形成了跨学科(景观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材料学等)的研究方向,早已突破了地球本身的地质构造和自然生物的覆盖所产生的基础地形学,潜移默化地从多个角度改变了建筑设计的对象、方法和策略,成为近十几年来建筑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形学故事:景观与建筑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对于土地的阅读方法,并解释了目前地形学议题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一步试图说明地形学议题中蕴含的现象学与后结构主义思想是推动其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且这一议题关注人地关系,在建筑与城市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Leatherbarrow试图以“地形”这个概念去囊括一个更大的范畴,去打破建筑与景观学科中单个独立概念之间的墙壁。空间,物料,形式,时间,历史,甚至理性认知的种种现象背后暗含着的非理性潜力,在此都被视作一个整体。 “地形不仅仅是表现性或指示性的,它还是关联性的,是赋予生命以质感、丰富性、自发性的对比场景的马赛克般的整合”。 私以为此概念对消除学科内的一些偏见是十分有益的,也为思考建筑提供了一个整体、延展的视角。 莱氏写作大量引经据典,些许难读。最后一章讲起圣山,作为前几日阅读“一部科学自传”的补充材料,受益良多。
评分Sehr tiefgreifend
评分当我们在思考人和材料时,我们在做方案;当我们进入到生产构思时,我们在做施工图。但是不要忘记承托建筑和人的大地,我现在对这本书的理解还很肤浅。
评分巴爷的著作,终于看到中文版了。
评分两分是打给版面设计的。本来是非常期待的 一本书,可拿到的一秒我震惊了,居然还有这么反人类的版面设计...... 的确是经过了设计的版面,但是设计得比普通的没怎么特意设计过的书还要别扭,着实可惜,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