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考古·第一輯

絲綢之路考古·第一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科學出版社
作者:羅豐主編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1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305529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隋唐史
  • 西域
  • 罗丰
  • 粟特
  • 科学出版社
  • 丝绸之路
  • 丝路考古
  • 历史探险
  • 古代文明
  • 考古发现
  • 中亚历史
  • 丝绸之路
  • 文化遗产
  • 早期贸易
  • 古迹研究
  • 文明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筹备出版的系列辑刊,计划每年出版1-2册。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本辑收录论文12篇,书评4篇。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林沄(1)
北周李贤墓出土的玻璃碗——萨珊玻璃器的发现与研究 安家瑶(35)
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水涛(45)
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 李水城(76)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相关问题初探 王辉(82)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郑岩(91)
中国及欧亚草原出土的长方形腰饰牌与饰贝腰带研究 单月英(127)
李家营子出土的银器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 齐东方(168)
中国出土萨珊银币的分布与分期 孙莉(181)
西域风格与唐风染化——中古时期吐蕃与粟特人的棺板装饰传统试析 霍巍(190)
族属与等级:蒙古国巴彦诺尔突厥壁画墓初探 林英萨仁毕力格(203)
粟特艺术中的娜娜神话 葛乐耐(Franzt Grenet)、马尔沙克(Boris Marshak)著施品曲译注(210)
书评
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罗丰(237)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荣新江(247)
国外关于欧亚草原史前时代晚期的综合研究评介 杨建华(250)
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马晓玲(25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这本杂志的纸张。第一辑,都是大师的旧文选刊。

评分

丝路考古研究委员会主办的以书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 新疆发现的以暗色戳印压划陶的遗存,夹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异,公元前三千纪前半叶。与阿凡那羡沃文化接近。通过雕刻人首的石棒认为切木尔切克,奥库涅夫和叶鲁尼诺文化的接近。沿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向南渗透。

评分

丝路考古研究委员会主办的以书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 新疆发现的以暗色戳印压划陶的遗存,夹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异,公元前三千纪前半叶。与阿凡那羡沃文化接近。通过雕刻人首的石棒认为切木尔切克,奥库涅夫和叶鲁尼诺文化的接近。沿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向南渗透。

评分

丝路考古研究委员会主办的以书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 新疆发现的以暗色戳印压划陶的遗存,夹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异,公元前三千纪前半叶。与阿凡那羡沃文化接近。通过雕刻人首的石棒认为切木尔切克,奥库涅夫和叶鲁尼诺文化的接近。沿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向南渗透。

评分

喜欢这本杂志的纸张。第一辑,都是大师的旧文选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