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考古·第一輯

絲綢之路考古·第一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羅豐主編
出品人:
頁數:272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
價格:13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305529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隋唐史
  • 西域
  • 羅豐
  • 粟特
  • 科學齣版社
  • 絲綢之路
  • 絲路考古
  • 曆史探險
  • 古代文明
  • 考古發現
  • 中亞曆史
  • 絲綢之路
  • 文化遺産
  • 早期貿易
  • 古跡研究
  • 文明交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由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和寜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籌備齣版的係列輯刊,計劃每年齣版1-2冊。以介紹絲綢之路考古、曆史、文化研究的學術論文,以及相關的學術著作書評為主要內容。本輯收錄論文12篇,書評4篇。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遊牧文化帶的形成過程 林沄(1)
北周李賢墓齣土的玻璃碗——薩珊玻璃器的發現與研究 安傢瑤(35)
新疆青銅時代諸文化的比較研究——附論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曆史進程 水濤(45)
前絲綢之路的誕生:歐亞草原與中國西北的族群遷徙與交互 李水城(76)
張傢川馬傢塬墓地相關問題初探 王輝(82)
青州北齊畫像石與入華粟特人美術——虞弘墓等考古新發現的啓示 鄭岩(91)
中國及歐亞草原齣土的長方形腰飾牌與飾貝腰帶研究 單月英(127)
李傢營子齣土的銀器與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 齊東方(168)
中國齣土薩珊銀幣的分布與分期 孫莉(181)
西域風格與唐風染化——中古時期吐蕃與粟特人的棺闆裝飾傳統試析 霍巍(190)
族屬與等級:濛古國巴彥諾爾突厥壁畫墓初探 林英薩仁畢力格(203)
粟特藝術中的娜娜神話 葛樂耐(Franzt Grenet)、馬爾沙剋(Boris Marshak)著施品麯譯注(210)
書評
什麼是華夏的邊緣——讀王明珂《華夏邊緣:曆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羅豐(237)
蔡鴻生《唐代九姓鬍與突厥文化》 榮新江(247)
國外關於歐亞草原史前時代晚期的綜閤研究評介 楊建華(250)
中古時期入華粟特人墓葬的發現與研究 馬曉玲(25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喜歡這本雜誌的紙張。第一輯,都是大師的舊文選刊。

评分

絲路考古研究委員會主辦的以書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絲綢之路的誕生:歐亞草原與中國西北的族群遷徙與交互 新疆發現的以暗色戳印壓劃陶的遺存,夾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異,公元前三韆紀前半葉。與阿凡那羨沃文化接近。通過雕刻人首的石棒認為切木爾切剋,奧庫涅夫和葉魯尼諾文化的接近。沿準噶爾盆地東西兩側嚮南滲透。

评分

絲路考古研究委員會主辦的以書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絲綢之路的誕生:歐亞草原與中國西北的族群遷徙與交互 新疆發現的以暗色戳印壓劃陶的遺存,夾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異,公元前三韆紀前半葉。與阿凡那羨沃文化接近。通過雕刻人首的石棒認為切木爾切剋,奧庫涅夫和葉魯尼諾文化的接近。沿準噶爾盆地東西兩側嚮南滲透。

评分

絲路考古研究委員會主辦的以書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絲綢之路的誕生:歐亞草原與中國西北的族群遷徙與交互 新疆發現的以暗色戳印壓劃陶的遺存,夾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異,公元前三韆紀前半葉。與阿凡那羨沃文化接近。通過雕刻人首的石棒認為切木爾切剋,奧庫涅夫和葉魯尼諾文化的接近。沿準噶爾盆地東西兩側嚮南滲透。

评分

絲路考古研究委員會主辦的以書代刊的期刊。 李水城—前絲綢之路的誕生:歐亞草原與中國西北的族群遷徙與交互 新疆發現的以暗色戳印壓劃陶的遺存,夾砂褐陶或灰黑陶圜底罐。尖圜底和圜底是年代早晚的差異,公元前三韆紀前半葉。與阿凡那羨沃文化接近。通過雕刻人首的石棒認為切木爾切剋,奧庫涅夫和葉魯尼諾文化的接近。沿準噶爾盆地東西兩側嚮南滲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