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知名学者程艾兰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著作。曾获1998年西方汉学最高奖儒莲奖。此书源于作者的大学讲课草纲,以既历史又主题的方法来叙述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精神历程。其中重点凸现了复杂整体中几个惊人的时刻,可与钱穆、葛兆光等人的《中国思想史》互为补充。
程艾蓝(Anne Cheng),1955年生于巴黎的中国家庭,入巴黎高师(ENS-Ulm)后致力于汉学研究。现为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中国思想史教席教授,曾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法国东方语言文化研究院(INALCO)等机构从事中国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译著《论语》堪称欧洲汉学界权威译本。主持编撰多部作品,如《当代中国思想》、法汉对照“汉文书库”系列丛书等。
中国思想从来在存在中言说,与严格的概念相比,中国人更在意将概念放手于自我与社会乃至天地之风中,看其流转迁动,并回望自心。他们更重视思想的命运而非思想本身,或许他们以为思想的命运才是思想本身。这就是“叙而不作”。一个概念,讲出而不是写下,好比在风中放一只鸟飞...
评分中国思想从来在存在中言说,与严格的概念相比,中国人更在意将概念放手于自我与社会乃至天地之风中,看其流转迁动,并回望自心。他们更重视思想的命运而非思想本身,或许他们以为思想的命运才是思想本身。这就是“叙而不作”。一个概念,讲出而不是写下,好比在风中放一只鸟飞...
评分中国思想从来在存在中言说,与严格的概念相比,中国人更在意将概念放手于自我与社会乃至天地之风中,看其流转迁动,并回望自心。他们更重视思想的命运而非思想本身,或许他们以为思想的命运才是思想本身。这就是“叙而不作”。一个概念,讲出而不是写下,好比在风中放一只鸟飞...
评分中国思想从来在存在中言说,与严格的概念相比,中国人更在意将概念放手于自我与社会乃至天地之风中,看其流转迁动,并回望自心。他们更重视思想的命运而非思想本身,或许他们以为思想的命运才是思想本身。这就是“叙而不作”。一个概念,讲出而不是写下,好比在风中放一只鸟飞...
评分中国思想从来在存在中言说,与严格的概念相比,中国人更在意将概念放手于自我与社会乃至天地之风中,看其流转迁动,并回望自心。他们更重视思想的命运而非思想本身,或许他们以为思想的命运才是思想本身。这就是“叙而不作”。一个概念,讲出而不是写下,好比在风中放一只鸟飞...
后半部没有前半部写得好看,先秦诸子的部分是写得最好的,文笔优美
评分钩玄提要,即便七百多页的篇幅也仍嫌说的太略,一个时间线上的参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结语中提到的本书写作意图: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不再能孑然自立,也无法简单参照西方经济模式。中国在二十世纪历经的种种剧烈的暴力震荡,说明其所处的两难困境远没有解决:如果现代化必然就是西化,那么文化身份的异化与遗失,就是其最切实的危险。除了通过异化实现现代化,有无其他途径?在这决定性的历史转折点上,中国文化的留存成为主要问题:如何处理传统?传统是否还活着?它可还有发展繁荣的可能?它或已完全僵死,需要埋葬?背弃还是重建传统?希望为这些问题提供些许解答线索,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当西方感觉自己需要从古希腊遗产的自满中心主义走出时,当中国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思考世界时,一方的彻底追问与另一方的独特视角间的真正对话,是否可能?
评分先秦很赞,后面不行,倒扣两分
评分首先是装帧设计非常精致,久违了的小32开,书写模式有别于冯友兰先生和侯外庐先生。如果一定要提遗憾的话,就是老子的时代与庄子的先后次序,陈鼓应先生2003年北京商务版,参照简帛本已经确立了老子的时代:与孔子同时代,而不是梁启超先生说的战国末期。
评分特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