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鲍曼提出“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概念,从不同侧面重写人类的生存境况。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浪潮下,一方面,资本和移民如潮水般涌入了劳动力紧缺、福利制度健全的西方国家,给西方既定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带来异质性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浪潮也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书可谓是研究现代性和当代社会学理论必读书目,作者创造性地提出流动的概念,将物理概念用于社会研究,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和洞察力。这本书也是国内引用率非常高的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当代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之一。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 (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被围困的社会》等作品。
齐格蒙特·鲍曼: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沙华大学社会学教授。被认为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被认为是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也是当代西方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2017年逝世于家中,享年91岁。 鲍曼于1925年11月19日出生在波兰波兹蓝一个贫...
评分归属感丧失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是现代人所体会到的种种恐惧的根源。在一个前现代性社会中,人们先天且自然而然地获得一个归属符号,从属于一个特定的权威系统,如一个家庭、一个城邦、一个集权整体等。此时通过对权威符号及其规则体系的人同,个体的人获得不容置疑的确定性的...
评分短片简介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语言系统,每天都在不断生成新的语言符号,创造出新的意义空间。而我们,作为城市生活的个体,既是阅读者,也是书写者。 流动性是城市语言的最大特征。它存在于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物理、社会、心理空间中,是不断加快的...
评分短片简介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语言系统,每天都在不断生成新的语言符号,创造出新的意义空间。而我们,作为城市生活的个体,既是阅读者,也是书写者。 流动性是城市语言的最大特征。它存在于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物理、社会、心理空间中,是不断加快的...
评分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曾经对自身奔波的状态做出过描述,并且由此引出了齐格蒙特•鲍曼的经典著作——《流动的现代性》。曾经有一度,我试图改变自身的“宅”状态从而去尝试老师所说的“流动”的这么一种更具有现代感、更容易实现对自身价值认同这么一种生活方式,然而由于身...
《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寻求政治》和这本《流动的现代性》是鲍曼的现代社会三部曲。这本书仅读一遍是不够的,翻译的极端严谨使得对书中文字的理解难度翻了不止一倍。
评分原作五星,翻译扣一星,因为实在译得太差:专有名词译得很奇怪,语句不通顺,有的甚至(在中文语句的意义上)根本无法理解;几次忍无可忍把原文拿去机翻,发现机翻都要比译文通顺很多;所以若不是有一些心理准备与背景知识,非常不推荐阅读此译本。鲍曼的原作是相当有启发的,阅读过程中经常感叹“这应该是全书最精彩之处了吧”,结果这个评价很快又给了下一处。消费的动力从欲望变为希望;health针对当下,而fitness面向未来;消费过程本身让我们感到“恐惧不是不可战胜的”;大众传媒颠倒了现实与图像的优先性;“不文明”的公共空间分为排除与同化两类;对于公域与私域,批判理论要保卫的目标已经反转;社会学关注的对象,曾经是服从与离经叛道的对立,现在则是承担责任与寻求避难所的对立;追求“中立的社会学”是幼稚而不切实际的。
评分终于看完这本书,收尾有关写作和社会关怀的话令人动容,去诊断社会的病症不以为着要治愈它,而是要去深入分析隐藏于其中的结构,去勾画社会的肌理。鲍曼笔下有关流动现代性的描述与现在高速发达的社会有类似之处。若是对未来的设想不再有意义,那么延迟性满足也就没有意义了,当下和消费变成了更重要的部分。寻求共同体的庇护恰恰是一种个人不再有安全感的体现。
评分《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寻求政治》和这本《流动的现代性》是鲍曼的现代社会三部曲。这本书仅读一遍是不够的,翻译的极端严谨使得对书中文字的理解难度翻了不止一倍。
评分書本身極好,翻譯令人扶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