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9 開卷周報-分崩離析的國家認同(按此看相關報導)
在他的重要著作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杭廷頓以煽動且有先見之明的角度提出他的論點:在冷戰結束之後,「文明」已經取代意識型態成為國際政治的新斷層線。
他的敏銳分析現在已經被證實為真。現在,杭廷頓教授將他的焦點,從國際事務移轉到我們的國內文化分歧之上,他進一步檢驗了其他文明與相關價值觀對我們這個國家造成的影響為何。
美國是由英國殖民者所建立的。這些殖民者帶來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包括英語、基督新教的價值觀、個人主義、宗教使命感,以及對法律的尊重。後來來到美國的移民潮,逐漸接受了這些價值觀,並慢慢吸收了美國的盎格魯—基督新教文化。然而,晚進以來,因為接受同化的移民者大多都是西班牙裔移民,加上雙語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公民身分的價值下降,以及美國菁英的「去國家化」表現,美國的國家認同已經遭到侵蝕。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使美國愛國主義與美國國家認同得到復甦與復興。然而,有許多跡象已經顯示這種復甦與復興正在逐漸消逝之中。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並未替美國帶來有利的國際局勢,反而讓美國面臨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
我們是誰?顯示出我們必須要重申那些讓美國人之所以成為美國人的核心價值。我們的國家認同目前正處於危急關頭。
杭廷頓再一次地完成了一本重要的著作。這本著作毫無疑問地會引起相當激烈的辯論,同時也將讓全國深入進行探討我們是誰的問題。
“美国不是大熔炉,而是油炸的滋滋作响的炒锅”——p143 美国的国家特性,由美国信念和盎格鲁-新教文化组成的政治特性与文化特性自20世纪之后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局面。从亨廷顿的建议出发,要重振美国特性与美国公民身份认同,就必须重拾“美国信念”作为政治准绳和“盎格鲁-新教...
评分美国宪法序言的首句是“我们,美国人民……”。那么,“我们是谁?”亨廷顿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老保守派,也是一个美国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回答:美国的国家认同应该由美国建国时就确立的的主流文化,即盎格鲁-新教文化来确定。凡认同这套文化的,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民”。 美国...
评分这个学期在学校选修了美国史,老师让用的教材是埃里克方纳的给我自由。刚开始奇怪的是,美国史跟自由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明白,美国历史就是一部关于自由的斗争的历史——开始是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自由之争,接着是殖民者与英国政府的自由之争,然后是白人与黑人的自由之...
评分很早以前在大学里读过亨廷顿的一本《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读完以后对亨廷顿敏锐的视角和精辟的分析佩服不已。一本60年代写于美国的书籍,居然这么贴近于中国的实际,其中很多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论述,简直就是对中国80-90年代的直接描写。曾经无数次的想买这本书,...
评分老亨本人似乎是对American Creed的推崇转移至American Culture的推崇的,60、70年代高呼美国大熔炉/番茄汤的一代现在甚至连沙拉都不愿意做了,留下lettuce和American beef,墨西哥橄榄能不加就不加。 本书中,亨廷顿提出national identity这一依然非常建构主义色彩的概念。他对...
亨廷顿老爷子的警告
评分亨廷顿老爷子的警告
评分亨廷顿老爷子的警告
评分亨廷顿老爷子的警告
评分亨廷顿老爷子的警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