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创作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上下)》描写的是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托马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吕贝克,父亲是国会参议员,哥哥亨利希·曼日后也成为一位著名作家。托马斯·曼高中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学徒工,同时在慕尼黑大学旁听课程,并在业余时间开始练习写作;1894年发表处女作《堕落》。
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之后又陆续发表《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魂断威尼斯》(1912)等。1924年,长篇小说《魔山》的出版更是让他闻名全球,以至于让他可以抱怨自己应该凭借《魔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布登勃洛克一家》。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1933—1943)、《浮士德博士》(1947)等。1929年,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比起来我喜欢作者的《魔山》,当然此书算是作者的成名作,但也正因为此,所以比较直白浅显和稚嫩。 顾名思义,作品是一个家族史。布登勃洛克家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在德国称之为市民阶层,而在法国则是布尔乔亚,当然是这个等级中最富裕的人。 相比起法国的布...
评分 评分家族的鼎盛,家族的名誉,成为了后代的枷锁,为了保持鼎盛保持名誉,需要付出很多,我觉得书中最悲剧的是约翰,为了努力维持和延续父辈传下来的布登波洛克这个姓氏的光环;最幸福的事小约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没有太为名誉所累。形形色色的人,三代人的不同经历,最后的...
评分托马斯曼的写作风格显著,把欧洲贵族生活如此事无巨细又丝丝分明的描写,也称得上是德国曹雪芹了。 在他的笔下,一个百年家族如何经历四代人轰然倒塌,写得是那么顺其自然。在读的时候感觉每一件转折的事情都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以至于当读者全身心投入到书里时,甚至不能站在...
中間偶爾會突然被一個尖叫聲劃破,就像有一個不安的靈魂,拼命努力地掙扎,好像是要撕碎什麼、掙脫什麼,可是到了最後卻無奈地消亡下去,又滿懷希望地不斷以一個不同的聲音出現,一切都變得恐慌不安。
评分中間偶爾會突然被一個尖叫聲劃破,就像有一個不安的靈魂,拼命努力地掙扎,好像是要撕碎什麼、掙脫什麼,可是到了最後卻無奈地消亡下去,又滿懷希望地不斷以一個不同的聲音出現,一切都變得恐慌不安。
评分中間偶爾會突然被一個尖叫聲劃破,就像有一個不安的靈魂,拼命努力地掙扎,好像是要撕碎什麼、掙脫什麼,可是到了最後卻無奈地消亡下去,又滿懷希望地不斷以一個不同的聲音出現,一切都變得恐慌不安。
评分除去阶级衰落的背景和后半本的哲学色彩,《布登勃洛克一家》本身也是一个华丽的悲剧
评分这个版本翻译得很不好,语句不通,错别字都偶有出现。除此之外,写得太好了,前半本以为是狄更斯式经典现实主义道德小说,后半本大段心理描写和日常描写,用不可逃避的悲剧质疑成功,质疑体面,及至家族最后一代人沉湎艺术,弃绝人世。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看待这个悲剧,这让这本书成为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