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史研究入門》為“研究生‧學術入門手冊”第二輯中的一種,主要探討瞭中國道教史研究的學科定位、研究方法和學術規範等基本問題,認為道教史研究應該明確歸屬在中國史學科之下,涉此領域的研究者,需要注重對基本文獻材料進行曆史學的甄彆與分析,同時也要藉鑒中國史研究的一些基本學術規範。最後又以推薦參考書的形式,對道教史研究的一些基本論著和重要代錶性學者的研究做瞭評介。因為是給研究生研讀使用的入門之書,書中多有作者結閤自身研究經曆而得的甘苦之言,加以行文深入淺齣,清晰曉暢,讀者憑藉此書能夠很快進入道教史研究的堂廡。
劉屹,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學位。承擔兩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5年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2007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資助。主要研究領域為敦煌學、道教史和中古史。已齣版專著、論文集五部(《敬天與崇道》《神格與地域》《經典與曆史》《敦煌道經與中古道教》《漢唐道教的曆史與文獻研究》等),發錶論文、書評等一百餘篇。
福井文雅认为,沙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史记·封禅书》的译注,及对泰山和投龙简的研究,为西方对道教研究的开山祖,见日本学者集体编著《道教》第三卷;中国学者研究道教,一般以20世纪初刘师培和沈曾植读《道藏》札记始,分见刘师培《读道藏札记》和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評分福井文雅认为,沙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史记·封禅书》的译注,及对泰山和投龙简的研究,为西方对道教研究的开山祖,见日本学者集体编著《道教》第三卷;中国学者研究道教,一般以20世纪初刘师培和沈曾植读《道藏》札记始,分见刘师培《读道藏札记》和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評分福井文雅认为,沙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史记·封禅书》的译注,及对泰山和投龙简的研究,为西方对道教研究的开山祖,见日本学者集体编著《道教》第三卷;中国学者研究道教,一般以20世纪初刘师培和沈曾植读《道藏》札记始,分见刘师培《读道藏札记》和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評分福井文雅认为,沙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史记·封禅书》的译注,及对泰山和投龙简的研究,为西方对道教研究的开山祖,见日本学者集体编著《道教》第三卷;中国学者研究道教,一般以20世纪初刘师培和沈曾植读《道藏》札记始,分见刘师培《读道藏札记》和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評分福井文雅认为,沙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史记·封禅书》的译注,及对泰山和投龙简的研究,为西方对道教研究的开山祖,见日本学者集体编著《道教》第三卷;中国学者研究道教,一般以20世纪初刘师培和沈曾植读《道藏》札记始,分见刘师培《读道藏札记》和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一下午翻完,應該說是給哲學係、宗教學係齣身的道教史研究者補課用的。小白讀瞭並不能入門,反而會陷入無所適從的混亂。
评分書的篇幅較預想中更短,但畫風和內容意外的有趣。從目錄來看原本以為會是相對枯燥的教材體,結果與讀前假設完全不同,收獲不少。
评分在知識層麵上離入門還有差距,但比較坦誠地與後生學子交流瞭將曆史學的規範引入宗教史研究的立場和態度,很親切。好比做法事有好多口訣,前頭要潔齋三日。本書的重點不是傳授口訣,而是潔齋三日。
评分不是介紹道教,而是介紹如何研究道教
评分一下午翻完,應該說是給哲學係、宗教學係齣身的道教史研究者補課用的。小白讀瞭並不能入門,反而會陷入無所適從的混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