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宋西夏捲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宋西夏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周振鶴
出品人:
頁數:801
译者:
出版時間:2017-9
價格:13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9126990
叢書系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圖書標籤:
  • 曆史地理
  • 已入庫
  • 02史部
  • 曆史
  • 中國行政區劃
  • 宋朝
  • 西夏
  • 曆史地理
  • 古代中國
  • 行政區劃演變
  • 宋西夏關係
  • 通史
  • 曆史研究
  • 地方行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宋西夏捲提要

本捲依據《宋史》、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長編》、 《宋會要輯稿》、《太平寰宇記》、 《元豐九域誌》、 《元和郡縣圖誌》等史書及大量的地方誌、文集、筆記等資料,從學術上首次全麵、深入地論述瞭宋代地方行政體製與行政區劃的變遷以及西夏的地方行政體製,填補瞭宋代及西夏政區地理研究的空白。

全捲共分六編,兼具理論性與工具性。

第一編對宋代地方行政體製進行考證,論述宋代地方行政製度為三級製,及其兵財分治的原則和以轉運司為主體的復式閤議製。宋代路製分為以安撫司為主體的軍事路與以轉運司為主體的民政路兩大係統,元豐以後則為十八路(轉運司路)與二十三路(提刑司、提舉常平司路)復閤並行的路製。宋代州縣製則呈現由隋唐州縣製嚮明清府縣製的過渡形態。

第二編設置十個斷代年限,條列各路所轄州府軍監及其治所、今地和所領之縣,極便於讀者檢索。

第三、四、五編對兩宋各路州縣及省廢州軍沿革進行考證,並探討瞭宋朝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的羈縻州縣製、羈縻部族製以及各特殊建製的地方民族政權的存在時間和控製地域。

第六編考證西夏的地方行政體製,首次指齣並詳盡論證瞭西夏的地方行政體製存在著經略司路與轉運司路兩個係統。前者綜治軍民,後者僅負責賦稅的徵管。

本捲中宋朝省地政區沿革錶,一目瞭然地呈現宋朝三百餘年州郡的廢置分閤。宋朝疆域圖、西夏疆域圖和宋朝各路各斷代年限的分幅圖,較以往的圖集更多層次地展現瞭宋及西夏疆域、政區的變動。

著者簡介

李昌憲,1947年10月生,江蘇南京人。1985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獲曆史學碩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曆史係中國古代史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宋代政治製度史、行政區劃史的研究,尋本溯源,旁及唐、五代等領域,近年來對遼、西夏、金史也有所涉獵。在治學方法上,推崇樸學的學術傳統,重視官製、曆史地理和史源學的研究與運用。

著有《宋代安撫史考》、《司馬光評傳》等,並在《中國史研究》、《文史》、《中國曆史地理論叢》、《曆史地理》、《國學研究》等刊物上發錶有關宋代行政區劃的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緒言 宋代的疆域

第一編 宋代省地的行政區劃
沿革和地方行政製度

第一章 宋代的路製
第一節 宋代路製的形成與發展
一、宋代路製起源於五代
二、宋初轉運司路的形成與發展
三、宋代提點刑獄司路的演變
四、宋代提舉常平司路的演變
五、宋代帥司路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宋代路製的若乾特點
一、復式閤議製的高層政區
二、以轉運司為主體的地方行政體製
三、轉運司——宋代高層政區的政府
四、宋代限製高層政區的諸措施

第二章 宋代諸路的轄區與治所
第一節 府界與京畿路
第二節 京東路
第三節 京西路
第四節 河北路
第五節 河東路
第六節 陝西路
第七節 兩浙路
第八節 淮南路
第九節 江南東路
第十節 江南西路
第十一節 荊湖北路
第十二節 荊湖南路
第十三節 福建路
第十四節 益州成都府路
第十五節 利州路
第十六節 梓州潼川府路
第十七節 夔州路
第十八節 廣南東路
第十九節 廣南西路

第三章 宋代的州縣製度
第一節 宋代的州府軍監
一、宋代州的兩種等級劃分
二、宋代的府
三、宋代州的郡號
四、宋代的軍和監
第二節 宋代縣級政區的等級與種類
一、宋代縣的等級劃分與變化
二、宋代特殊的縣級政區

第二編 宋代省地各斷代年限的地方行政區劃

第一章 宋初(960—979)的州縣
第一節 建隆元年(960)的州縣
第二節 乾德元年(963)取荊南所得的州縣
第三節 乾德元年(963)平湖南所得的州縣
第四節 乾德三年(965)平蜀所得的州縣
第五節 開寶二年(969)豐州來歸
第六節 開寶四年(971)平廣南所得的州縣
第七節 開寶八年(975)平江南所得的州縣
第八節 太平興國三年(978)漳泉獻地所得的州縣
第九節 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歸地所得的州縣
第十節 太平興國四年(979)平北漢所得的州縣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引用老師的評論:“學術質量極高、極其精確,是宋史研究須臾不能離手的工具書,必為傳世名作。”

评分

和譚其驤的結閤最好,曆史地理,沒有附圖,讓人沒有直觀感受。書也就顯得空泛。

评分

引用老師的評論:“學術質量極高、極其精確,是宋史研究須臾不能離手的工具書,必為傳世名作。”

评分

查臨邛。前半部分可讀,後半部分備查,極好用的工具書。

评分

查臨邛。前半部分可讀,後半部分備查,極好用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