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宋西夏卷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宋西夏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振鹤
出品人:
页数:8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1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9126990
丛书系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图书标签:
  • 历史地理
  • 已入库
  • 02史部
  • 历史
  • 中国行政区划
  • 宋朝
  • 西夏
  • 历史地理
  • 古代中国
  • 行政区划演变
  • 宋西夏关系
  • 通史
  • 历史研究
  • 地方行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宋西夏卷提要

本卷依据《宋史》、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会要辑稿》、《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元和郡县图志》等史书及大量的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从学术上首次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宋代地方行政体制与行政区划的变迁以及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填补了宋代及西夏政区地理研究的空白。

全卷共分六编,兼具理论性与工具性。

第一编对宋代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考证,论述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为三级制,及其兵财分治的原则和以转运司为主体的复式合议制。宋代路制分为以安抚司为主体的军事路与以转运司为主体的民政路两大系统,元丰以后则为十八路(转运司路)与二十三路(提刑司、提举常平司路)复合并行的路制。宋代州县制则呈现由隋唐州县制向明清府县制的过渡形态。

第二编设置十个断代年限,条列各路所辖州府军监及其治所、今地和所领之县,极便于读者检索。

第三、四、五编对两宋各路州县及省废州军沿革进行考证,并探讨了宋朝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羁縻州县制、羁縻部族制以及各特殊建制的地方民族政权的存在时间和控制地域。

第六编考证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首次指出并详尽论证了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经略司路与转运司路两个系统。前者综治军民,后者仅负责赋税的征管。

本卷中宋朝省地政区沿革表,一目了然地呈现宋朝三百余年州郡的废置分合。宋朝疆域图、西夏疆域图和宋朝各路各断代年限的分幅图,较以往的图集更多层次地展现了宋及西夏疆域、政区的变动。

作者简介

李昌宪,1947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宋代政治制度史、行政区划史的研究,寻本溯源,旁及唐、五代等领域,近年来对辽、西夏、金史也有所涉猎。在治学方法上,推崇朴学的学术传统,重视官制、历史地理和史源学的研究与运用。

著有《宋代安抚史考》、《司马光评传》等,并在《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有关宋代行政区划的论文多篇。

目录信息

绪言 宋代的疆域

第一编 宋代省地的行政区划
沿革和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宋代的路制
第一节 宋代路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宋代路制起源于五代
二、宋初转运司路的形成与发展
三、宋代提点刑狱司路的演变
四、宋代提举常平司路的演变
五、宋代帅司路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路制的若干特点
一、复式合议制的高层政区
二、以转运司为主体的地方行政体制
三、转运司——宋代高层政区的政府
四、宋代限制高层政区的诸措施

第二章 宋代诸路的辖区与治所
第一节 府界与京畿路
第二节 京东路
第三节 京西路
第四节 河北路
第五节 河东路
第六节 陕西路
第七节 两浙路
第八节 淮南路
第九节 江南东路
第十节 江南西路
第十一节 荆湖北路
第十二节 荆湖南路
第十三节 福建路
第十四节 益州成都府路
第十五节 利州路
第十六节 梓州潼川府路
第十七节 夔州路
第十八节 广南东路
第十九节 广南西路

第三章 宋代的州县制度
第一节 宋代的州府军监
一、宋代州的两种等级划分
二、宋代的府
三、宋代州的郡号
四、宋代的军和监
第二节 宋代县级政区的等级与种类
一、宋代县的等级划分与变化
二、宋代特殊的县级政区

第二编 宋代省地各断代年限的地方行政区划

第一章 宋初(960—979)的州县
第一节 建隆元年(960)的州县
第二节 乾德元年(963)取荆南所得的州县
第三节 乾德元年(963)平湖南所得的州县
第四节 乾德三年(965)平蜀所得的州县
第五节 开宝二年(969)丰州来归
第六节 开宝四年(971)平广南所得的州县
第七节 开宝八年(975)平江南所得的州县
第八节 太平兴国三年(978)漳泉献地所得的州县
第九节 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地所得的州县
第十节 太平兴国四年(979)平北汉所得的州县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引用老师的评论:“学术质量极高、极其精确,是宋史研究须臾不能离手的工具书,必为传世名作。”

评分

引用老师的评论:“学术质量极高、极其精确,是宋史研究须臾不能离手的工具书,必为传世名作。”

评分

引用老师的评论:“学术质量极高、极其精确,是宋史研究须臾不能离手的工具书,必为传世名作。”

评分

和谭其骧的结合最好,历史地理,没有附图,让人没有直观感受。书也就显得空泛。

评分

和谭其骧的结合最好,历史地理,没有附图,让人没有直观感受。书也就显得空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