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藏帖

容庚藏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東人民齣版社
作者:程存潔主編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3
價格:298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810708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碑帖
  • 容庚
  • Rubbings
  • EarlyModernChina
  • Connoisseurship
  • 2016
  • 書法
  • 篆刻
  • 金石
  • 帖學
  • 中國古典藝術
  • 容庚
  • 藏帖
  • 古代書法
  • 藝術史
  • 文獻資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容庚藏帖》是 “十二五”國傢重點齣版項目,國傢齣版基金項目,是國內首次大規模結集齣版叢帖,獲得2016年度國傢優秀古籍一等奬。內容全部影印自容庚所搜集、收藏的書法叢帖,這批叢帖多為珍貴名帖,包括不少珍本、善本。本書在內容編排上,依容庚所著《叢帖目》之分類序次,分曆代、斷代、個人、雜類、附錄類,共二十捲,捲一至捲十為曆代,捲十一、捲十二為斷代,捲十三至捲十五為個人,捲十六、捲十七為雜類、捲十八、捲十九、捲二十為附錄。本書共172種/182函/755冊;完整保留版本信息,忠實反映原版麵貌;本書編校精當、製作精美,采用高檔手工宣紙製作,選墨考究;極具典藏價值。

作為蜚聲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容庚先生著作等身、成就斐然,而帖學研究在容先生的學術生涯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容庚先生曆時三十餘年,陸續搜集曆代刻帖,以成宏富:著成之《叢帖目》,至今為研究帖學的必備參考書。《容庚藏帖》是帖學巨著《叢帖目》成書依據,多年來深藏文博機構而秘不示人,為書法愛好者、帖學及文獻研究者所遺憾。此次齣版《容庚藏帖》,大緻與《叢帖目》所錄自藏帖品種數相閤,反映瞭容庚先生自藏帖的整體麵貌,完整呈現瞭中國碑帖書法的曆史發展脈絡。《容庚藏帖》受到學術界、齣版界及廣大書法、帖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本書學術顧問蘇士澍、陳永正、張桂光、楊璐等著名書法傢、齣版專傢高度評價這一帖學研究史上的空前巨著,一緻認為這是能傳之久遠的世紀齣版工程。

本書價值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1)《容庚藏帖》具有海量的文獻信息,是曆史學研究、古籍文獻校勘的重要一手資料。啓功先生曾經說過:“叢帖有許多罕見的史料,在古文獻整理方麵經常忽略瞭這一點,其實如果我們能多讀一些叢帖,多讀一些容庚先生的藏帖,對我們的古籍校勘將有很大的推動力。”

(2)《容庚藏帖》被譽為“次真跡一等”之瑰寶,具有重要的書法帖學研究價值,是書法帖學研究的實物補充。容庚先生依據此批藏帖所編撰的目錄《叢帖目》,在30年前已經齣版,而叢帖本身,作為容庚的個人私藏,容庚先生將此批叢帖視為秘寶,從不輕易示人,因此本書從未麵世。陳永正教授在本書發布會上說:“什麼時候我們能夠有機會把《叢帖目》裏麵的藏帖能夠伸手摸索一遍,連夢都不敢做;想不到30多年後的今天,不敢做的夢也成真瞭。”

(3)《容庚藏帖》具有重要文物價值。《容庚藏帖》原件藏廣州博物館,曆經風雨,多種藏帖遭受水浸、黴變、蟲蛀。本次齣版,廣州博物館專門成立瞭修復小組,聘請專業掃描人員精心操作,使部分模糊不辨、損壞的藏帖得到完整修復;在本書編輯齣版過程中,設定瞭編校及印製質量總原則和具體的編校流程方案、工藝方案,按照容庚舊藏原樣復製,全書采用手工宣紙印刷,選墨考究,工藝上乘。因此,古籍齣版專傢評價說:“《容庚藏帖》做到瞭忠於原拓,而且勝於原拓。”

(4)本書編校精當、選料考究、製作精美,極具典藏價值。體現瞭四個方麵的特色:“細、勻、香、齊”:(1)細,細緻入微,二三毫米的小字筆鋒也毫發畢現,原件殘損處撕開的紙紋清晰可辨,如《石耕山房法帖》等。(2)勻,紙質均勻,墨色均勻適中。如《墨池堂選帖》等。碑帖印刷須墨分五色。此帖本金石味道很濃,可謂忠於原拓,勝愈原拓。(3)香,打開帖本,如《紫藤花館法帖》等,聞不到通常刺鼻的化工顔料氣味,有的是淡淡的豆油清香,齣版用的是傳統的自然無汙染生物環保油墨。(4)齊,全套叢帖從用料到工藝效果整齊劃一。整閤各方技術優勢,統一用於《容庚藏帖》,使之愈臻完美。

《容庚藏帖》的齣版,是中國齣版史上濃墨的一筆,是對帖學和書法研究的實物補充,可使讀者一覽容庚先生自藏叢帖真容並得以廣泛利用,將在社會上掀起書學帖學研究討論的熱潮。《容庚藏帖》文獻信息量很大,對版本學、文獻學、曆史學等等方麵的研究,將發揮極為重要的參考作用,既可以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權威的傳世摹本,又可以為廣大研究者提供豐富的語言文化、曆史研究、古籍文獻校勘第一手資源,選擇部分叢帖也可以作為中小學甚至高校書法臨習課本。其齣版,對祖國優秀文化的傳承有重大意義。

著者簡介

容庚(1894—1983),原名肇庚,字希白,號頌齋,廣東東莞人,當代古文字學傢、考古學傢、篆刻傢和書畫鑒藏傢。1925年,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研究生畢業,後任教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兼任北平古物陳列所鑒定委員,宣導成立“考古學社”。1946年後,任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教授。代錶作有《金文編》《叢帖目》《商周彝器通考》等。容庚一生收藏宏富,容庚先生及傢人終將所藏書畫碑帖、古銅器文物、著作手稿等悉數捐贈公藏單位。

作為蜚聲海內外的學者,容庚先生著作等身、成就斐然,而帖學研究在容先生的學術生涯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容庚先生歷時三十餘年,陸續搜集歷代刻帖,以成宏富容庚先生精於鑒別收藏,所收自藏帖版本珍稀,不少為珍本和稀見本,容庚先生在帖目中留下**眉批和題跋,成為帖學巨著《叢帖目》之成書依據,至今為研究帖學的必備參考書。此批藏帖多年來深藏文博機構而秘不示人,為書法愛好者、帖學及文獻研究者所遺憾。此次齣版《容庚藏帖》,大緻與《叢帖目》所錄自藏帖品種數相閤,反映瞭容庚先生自藏帖的整體麵貌,完整呈現瞭中國碑帖書法的歷史發展脈絡。

圖書目錄

捲一歷代一宋一
(種)淳化閣帖
捲二歷代二宋二
(第二種)大觀法帖
(第三種)汝帖
(第四種)姑孰帖
(第五種)澄清堂帖
捲三歷代三明一
(第六種)東書堂集古法帖(以下圖片類推)
、真賞齋帖(第七種)、停雲館帖(第八種)、餘清齋帖(第九種)
捲四歷代四明二
戲鴻堂法書(第十種)、墨池堂選帖(第十一種)、鬰岡齋墨妙(第十二種)、玉煙堂帖(第十三種)、潑墨齋法帖(第十四種)、渤海藏真帖(第十五種)、海甯陳氏藏真帖(第十六種)、天益山顛帖(第十七種)
捲五歷代五清一
快雪堂法書(第十八種)、式古堂法書(第十九種)、職思堂法帖(第二十種)、翰香館法書(第二十一種)、鞦碧堂法帖(第二十二種)、古寶賢堂法書(第二十三種)、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第二十四種)
捲六歷代六清二
禦刻墨妙軒法帖(第二十五種)、荔青軒墨本(第二十六種)、滋蕙堂墨寶(第二十七種)、仁聚堂法帖(第二十八種)、酣古堂法書(第二十九種)、榖園摹古法帖(第三十種)、經訓堂法書(第三十一種)、太虛齋珍藏法帖(第三十二種)、清嘯閣藏帖(第三十三種)
捲七歷代七清三
三希堂法帖橅本(第三十四種)、寄暢園法帖(第三十五種)、緑溪山莊法帖(第三十六種)、天香樓藏帖(第三十七種)、天香樓續刻(第三十八種)、人帖(第三十九種)、人帖續刻(第四十種)、寶嚴集帖(第四十一種)、友石齋法帖(第四十二種)、風滿樓集帖(第四十三種)、秦郵帖(第四十四種)、樸園藏帖(第四十五種)
捲八歷代八清四
袌沖齋石刻(第四十六種)、明人尺牘 國朝尺牘(第四十七種)、望雲樓集帖(第四十八種)、倦舫法帖(第四十九種)、蓮池書院法帖(第五十種)、筠清館法帖(第五十一種)、嶽麓書院法帖(第五十二種)、辨誌書塾所見帖(第五十三種)、采真館帖(第五十四種)、寒香館藏真帖(第五十五種)、墨緣堂藏真(第五十六種)
捲九歷代九清五
海山仙館藏真(第五十七種)、海山仙館藏真三刻(第五十八種)、尺素遺芬(第五十九種)、宋四大傢墨寶(第六十種)、耕霞溪館法帖(第六十一種)、聽颿樓集帖(第六十二種)、山齋法帖(第六十三種)、澄觀閣摹古帖(第六十四種)
捲十歷代十清六
蘭言室藏帖(第六十五種)、敬和堂藏帖(第六十六種)、穰梨館歷代名人法書(第六十七種)、過雲樓藏帖(第六十八種)、鄰蘇園法帖(第六十九種)、小長蘆館集帖(第七十種)、壯陶閣帖(第七十一種)、藴真堂石刻(第七十二種)
捲十一斷代一
春暉堂石刻(第七十三種)、寶翰齋國朝書法(第七十四種)、晴山堂法帖(第七十五種)、舊雨軒帖(第七十六種)、螢照堂明代法書(第七十七種)、甬上明人尺牘(第七十八種)、雙節堂贈言墨蹟(第七十九種)
捲十二斷代二
壽石齋藏帖(第八十種)、紫藤花館藏帖(第八十一種)、昭代名人尺牘(第八十二種)、小竹裡館藏帖(第八十三種)、荔香室石刻(第八十四種)、國朝畫傢書帖(第八十五種)、昭代名人石刻(第八十六種)、醉經閣分書彚刻(第八十七種)
捲十三個人一
二王帖(第八十八種)、福州帖(第八十九種)、觀海堂蘇帖(第九十種)、晚香堂蘇帖(第九十一種)、景蘇園帖(第九十二種)、黃文節公法書石刻(第九十三種)、紹興米帖(第九十四種)、英光堂帖(第九十五種)
捲十四個人二
月虹館法書(第九十六種)、清芬閣米帖(第九十七種)、鬆雪齋法書墨刻(第九十八種)、鬆雪齋法書(第九十九種)、崇籣館帖(種)、之室集帖(百一種)、寶鼎齋法書(百二種)、鷦鷯館帖(百三種)、書種堂續帖(百四種)、來仲樓法書(百五種)、汲古堂帖(百六種)、銅龍館帖(百七種)、百石堂藏帖(百八種)、清暉閣藏帖(百九種)、傳經堂法帖(百一十種)
捲十五個人三
式好堂藏帖(百一十一種)、如蘭館帖(百一十二種)、琅華館真跡(百一十三種)、擬山園帖(百一十四種)、落紙雲煙帖(百一十五種)、甌香館法書(百一十六種)、味古齋惲帖(百一十七種)、清愛堂石刻(百一十八種)、劉文清公手跡(百一十九種)、曙海樓帖(百二十種)、青霞館梁帖(百二十一種)、頻羅庵法書(百二十二種)、快雨堂詩帖(百二十三種)、鄧石如篆書十五種(百二十四種)、林文忠公手劄(百二十五種)
捲十六雜類一
清愛堂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百二十六種)、寶漢齋藏真(百二十七種)、石耕山房法帖(百二十八種)、焦山蘭亭敘帖五種(百二十九種)、蘭亭集刻(百三十種)、高義園世寶(百三十一種)、吳郡名賢像贊(百三十二種)、印人畫像帖(百三十三種)
捲十七雜類二
延禧堂憶舊帖(百三十四種)、月輪山壽藏圖記帖(百三十五種)、濫竽齋遺草(百三十六種)、古今楹聯彚刻(百三十七種)、槐蔭樓印譜(百三十八種)、貞隱園法帖(百三十九種)、縮本唐碑(百四十種)、有是樓刻石(百四十一種)、捲十八附録一
聚奎堂集晉唐宋元明名翰真跡(百四十二種)、一經堂藏帖(百四十三種)、寶雪齋趙帖(百四十四種)、因宜堂法帖(百四十五種)、平遠山房法帖(百四十六種)、宋賢六十五種(百四十七種)、眉壽堂二王法帖(百四十八種)
捲十九附録二
古香齋寶藏蔡帖(百四十九種)、白雲居米帖(百五十種)、清華齋趙帖(百五十一種)、楊忠湣公墨蹟(百五十二種)、太原段帖(百五十三種)、尊頡堂帖(百五十四種)、百泉帖(百五十五種)、顧祠集帖(百五十六種)、予寧堂法書(百五十七種)
捲二十附録三
詒晉齋巾箱帖(百五十八種)、詒晉齋法書(百五十九種)、話雨樓法書(百六十種)、快霽樓法帖(百六十一種)、惟清齋手臨各傢法帖(百六十二種)、問經堂帖(百六十三種)、攀雲閣臨漢碑(百六十四種)、小倦遊閣法帖(百六十五種)、話山草堂帖(百六十六種)、淳熙秘閣續法帖(百六十七種)
叢帖目未載收入品種
樂儀堂法帖(百六十八種)、董思翁法帖(百六十九種)、金石奇文(百七十種)、曾文正公帖(百七十一種)蘭亭十二種(百七十二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容庚《叢帖目》共收叢帖三百一十餘種,其中自藏二百二十餘。《容庚藏帖》收錄其晚年捐贈廣州市博物館的172種。明清刻帖多不為學界所重,然實為治宋元明清書法史的寶山,惜整理齣版尚少。半月間翻檢88種,收獲之多,超齣預料。

评分

容庚《叢帖目》共收叢帖三百一十餘種,其中自藏二百二十餘。《容庚藏帖》收錄其晚年捐贈廣州市博物館的172種。明清刻帖多不為學界所重,然實為治宋元明清書法史的寶山,惜整理齣版尚少。半月間翻檢88種,收獲之多,超齣預料。

评分

容庚《叢帖目》共收叢帖三百一十餘種,其中自藏二百二十餘。《容庚藏帖》收錄其晚年捐贈廣州市博物館的172種。明清刻帖多不為學界所重,然實為治宋元明清書法史的寶山,惜整理齣版尚少。半月間翻檢88種,收獲之多,超齣預料。

评分

容庚《叢帖目》共收叢帖三百一十餘種,其中自藏二百二十餘。《容庚藏帖》收錄其晚年捐贈廣州市博物館的172種。明清刻帖多不為學界所重,然實為治宋元明清書法史的寶山,惜整理齣版尚少。半月間翻檢88種,收獲之多,超齣預料。

评分

容庚《叢帖目》共收叢帖三百一十餘種,其中自藏二百二十餘。《容庚藏帖》收錄其晚年捐贈廣州市博物館的172種。明清刻帖多不為學界所重,然實為治宋元明清書法史的寶山,惜整理齣版尚少。半月間翻檢88種,收獲之多,超齣預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