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幸福

追問幸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吳珊珊
出品人:
頁數:335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0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48055
叢書系列:法國哲學研究叢書·學術譯叢
圖書標籤:
  • 盧梭
  • 幸福論
  • 哲學
  • *上海人民齣版社*
  • 政治哲學
  • 政治
  • =b565=
  • 幸福
  • 哲學
  • 人生
  • 追問
  • 思考
  • 成長
  • 意義
  • 選擇
  • 自我
  • 追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幸福是什麼?如何纔能收獲幸福?這種對幸福生活的追問曆久彌新。盧梭花費畢生精力,為我們窮盡瞭人類通達幸福的可能路徑。盧梭認為人首先是感性的、激情的存在。他推崇生存的體驗性、豐富性和敏感性,認為人天生既不是惡也不是善的,而是在社會和文化中逐步塑造的。

既然人是可塑的,盧梭就給齣瞭幾種通達個人幸福的方案。一種是將自尊導嚮自然宗教,在對上帝的崇敬中,他將體會到生存的甜美、自由和平靜。一種是做一個社會中的野蠻人,他隻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不為虛榮和外物所纍。他是一個自由、獨立的幸福個體。一種是成為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的公民,他將自愛和憐憫推及他人,將自尊升華而達及共同體,他是一個信奉社會契約的幸福公民。以上看似互不兼容的方案體現瞭盧梭對人的本質的多層次的理解。人是有精神、情感、物質需求的社會動物,他因不斷完善自身而通達幸福。

著者簡介

吳珊珊,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係博士,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聯閤培養博士。現就職於華北科技學院。主要研究方嚮為盧梭哲學、西方馬剋思主義哲學。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1
緒論1
第一章 “非理性”的人:盧梭的人性觀43
第一節 幾種典型的人性觀點43
第二節 自愛作為一切激情和情感的源泉54
第三節 動物性與人性:憐憫、可完善性61
第四節 “自尊”:作為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66
第五節 人性與社會的三種狀態80
第六節 “非理性”的人91
第二章 文明及其缺憾:盧梭對人和社會問題的診斷98
第一節 與啓濛的疏離98
第二節 人性、文化、文明103
第三節 對敗壞人性的批判108
第四節 敗壞的社會導緻瞭不健康的人?126
第三章 語言與人性:對語言本質的批判性思考128
第一節 語言作為人的後天本質129
第二節 語言作為人性的映照133
第三節 對語言權力化的批判141
第四節 語言之於人的本質145
第四章 人性的“文化處境”147
第一節 對斯巴達的崇拜149
第二節 對啓濛理性的反思154
第三節 人性再齣發:宗教性、個體性、公民性160
第五章 一種選擇:宗教幸福169
第一節 一種獨特的自然宗教170
第二節 人性作為自然宗教的基礎177
第三節 人的“宗教”184
第六章 人性的重塑:個體幸福187
第一節 愛彌兒的個體教育188
第二節 限製欲望,防止虛榮190
第三節 個體教育的四門“課程”194
第四節 個體教育的人性基礎204
第五節 愛彌兒的人性暢想209
第六節 女性的幸福:蘇菲與硃麗210
第七章 人性的重塑:公民幸福257
第一節 怎樣成為一位公民?258
第二節 轉變人性的工程:立法者和政府261
第三節 公民教育的三門“課程”268
第四節 公民教育的人性支撐277
第五節 哲學傢和立法者作為個體幸福和公民幸福的
典型代錶286
第六節 文本中的張力:個體與公民的選擇是否矛盾?301
結語:孤獨者的追問304
參考文獻320
後記33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1 文獻綜述不紮實 2 問題意識不明顯

评分

1 文獻綜述不紮實 2 問題意識不明顯

评分

一般般。

评分

1 文獻綜述不紮實 2 問題意識不明顯

评分

一般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