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是杨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断代史的一部名著。作者充分吸收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成就这部集大成的《战国史》。本书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是战国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细读杨宽的这部战国史后,发现它跟一般印象中的断代史很不相同。一般来说,断代史或者说通史写作都取大家公认的观点进行一般性的叙述,而这部《战国史》可以说是杨宽先生多年研治战国历史心得和成果的浓缩版。书中很多观点在杨氏的各篇论文中都有所反应,而且不少观点经得住时...
评分细读杨宽的这部战国史后,发现它跟一般印象中的断代史很不相同。一般来说,断代史或者说通史写作都取大家公认的观点进行一般性的叙述,而这部《战国史》可以说是杨宽先生多年研治战国历史心得和成果的浓缩版。书中很多观点在杨氏的各篇论文中都有所反应,而且不少观点经得住时...
评分细读杨宽的这部战国史后,发现它跟一般印象中的断代史很不相同。一般来说,断代史或者说通史写作都取大家公认的观点进行一般性的叙述,而这部《战国史》可以说是杨宽先生多年研治战国历史心得和成果的浓缩版。书中很多观点在杨氏的各篇论文中都有所反应,而且不少观点经得住时...
评分遵照《史记》和《资治通鉴》所载,魏惠王迁都大梁的时间应为惠王31年(公元前339年)。理由也很充分,主要是失掉战略要地河西的缘故。 但杨宽先生所著《战国史》则有异议。杨宽先生推崇的《竹书纪年》,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修本国国史,“可以弥补《史记》的不足和修正其错误。...
这是个社会各方面都快速变化和成长成熟,以闪耀于历史长河的时代。感觉作者对《史记》成见颇大,哈哈。对纪年的引用到没什么,但连战国策,以及出土的纵横家书都奉之为圭帛真的好吗?不过这这本书对于战国的记叙已经是相当详实,各个方面都是战国史学习的资料。
评分各方面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是很适合断代史打基础的书籍。
评分变!
评分各史中战国史最难以辨识真假,作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拿了过多的现代理论去套历史,认为当时已经如何如何,看似小农经济、贸易理论、经济政策等等在战国都已蔚然成风,有种难以“以史为鉴”的感觉。
评分这是个社会各方面都快速变化和成长成熟,以闪耀于历史长河的时代。感觉作者对《史记》成见颇大,哈哈。对纪年的引用到没什么,但连战国策,以及出土的纵横家书都奉之为圭帛真的好吗?不过这这本书对于战国的记叙已经是相当详实,各个方面都是战国史学习的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