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經理進化論:AI+時代産品經理的思維方法

産品經理進化論:AI+時代産品經理的思維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電子工業齣版社
作者:連詩路
出品人:博文視點
頁數:3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1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213176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産品經理
  • ai
  • 爛書
  • 成長
  • PM
  • C産品-方法
  • AI産品經理
  • 2.2産品經理
  • 産品經理
  • AI
  • 人工智能
  • 産品思維
  • 職業發展
  • 數字化轉型
  • 方法論
  • 進化
  • 技術
  • 創新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産品經理進化論:AI+時代産品經理的思維方法》以人工智能時代産品經理的思維與方法為主綫,講述瞭産品經理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從一般的互聯網産品的産品經理升級到 AI+産品的産品經理應該思考的問題,應該具有的産品感知,以及在産品中嵌入 AI 時應該如何解決問題。第一部分主要講述人工智能時代産品經理是個新物種,在此大背景下産品經理應該具有的産品思維方式和産品策略。第二部分主要講述産品經理如何搭建産品知識體係,如何運用産品策略及産品工具。第三部分主要撰寫瞭産品經理在當下市場環境中如何掌握好産品運營技能。最後一部分主介紹産品經理如何將大數據、場景思維、人工智能融入到産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

著者簡介

連詩路,畢業於浙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傢,社區文章閱讀量超過390000。前阿裏巴巴需求挖掘産品經理,具有豐富的高並發係統設計、大數據挖掘經驗。曾為多傢互聯網企業、智能硬件企業和投資者擔任産品顧問,策劃過多款軟件和硬件産品。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産品經理思維策略篇
第1章 産品經理是個新物種2
1.1 産品經理進化的獨特性——産品經理具有的8大特性、4大思維方法 2
1.1.1 新物種進化的獨特性 2
1.1.2 新物種的特性 5
1.1.3 産品經理新物種的4大思維方式 8
1.2 産品經理的紅與黑 13
第2章 産品經理的思維方式 19
2.1 産品的創新點源於跨界思維 19
2.1.1 跨界之一:從軟件到硬件 20
2.1.2 跨界之二:從傳統産品到互聯網産品 22
2.1.3 跨界之三:互聯網公司的産品跨界 23
2.1.4 跨界之四:産品跨界運營 23
2.1.5 跨界之五:跨界設計思維 24
2.2 用戶需求動態變更的思考方法 25
2.3 四種數據思維方法 29
2.3.1 第一種數據思維方法:相關關係思維 29
2.3.2 第二種數據思維方法:用戶需求的整體與零碎思維 30
2.3.3 第三種數據思維方法:用戶需求的精確與混雜思維 31
2.3.4 第四種數據思維方法:用戶需求記憶思維 31
2.4 七種思維方式 33
2.4.1 空・雨・傘 33
2.4.2 5W1H 34
2.4.3 用矩陣分析法將問題視覺化 34
2.4.4 PDCA 35
2.4.5 費米推理 36
2.4.6 AIDMA法則 37
2.4.7 水平思考的六頂帽子 38
第3章 産品策略方法論 39
3.1 調動用戶參與的産品4D設計策略 39
3.1.1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39
3.1.2 調用戶參與的設計文化 40
3.1.3 為用戶體驗而設計 40
3.2 4D産品設計法 45
3.2.1 第一條:Demand(需求) 45
3.2.2 第二條:Data (數據) 46
3.3.3 第三條:Deliver(快速反應) 47
3.3.4 第四條:Dynamic(動態) 47
3.3 産品敏捷設計流程 49
3.4 創新型産品的設計方法 55
3.5 産品經理自我定位的方法和實踐 57
3.6 産品定位的方法和實踐——以途牛公司為例 61
3.7 産品錨定法則 66
第4章 産品成功之路和産品初心 68
4.1 産品成功的最優路徑 68
4.1.1 産品成功是一種磨難 68
4.1.2 摸索齣需求的本質 69
4.1.3 産品經理如何培養持續的創造力 70
4.1.4 在消費升級大環境下使得産品具有創造性的機會 71
4.2 産品初心 72
4.2.1 DAU超韆萬的自信心的增長 72
4.2.2 DAU超韆萬的發布經曆 72
4.2.3 萬人公司跨團隊配閤的經曆 74
4.2.4 離錢近的産品的選擇經曆 74
4.2.5 宏觀思維 75
4.2.6 創業的誘惑 75
4.2.7 産品經理的初心 75
第5章 産品經理的知識管理方法 77
5.1 智能時代産品經理的知識管理方法 77
5.1.1 建立知識管理體係 77
5.1.2 知識管理體係的重要性 78
5.1.3 産品經理的知識管理方法 78
5.1.4 常用的知識管理工具 79
5.1.5 書單 80
5.2 産品經理的認知迭代 82
5.2.1 認知迭代一:産品迭代策略的認知思維 82
5.2.2 認知迭代二:人工智能時代的認知迭代 87
5.2.3 認知迭代三:內容時代的認知迭代 88
第二部分 産品經理技術工具篇
第6章 産品經理的技術工具箱 92
6.1 産品經理必須知道的技術要點 92
6.1.1 産品經理為什麼要懂技術 92
6.1.2 産品經理應不應該懂技術 93
6.1.3 産品經理應該如何懂技術 95
6.1.4 軟、硬件的技術點 95
6.1.5 小結 97
6.2 産品經理如何與用戶體驗設計師和諧共處 98
6.2.1 用戶體驗設計師—産品的“獨行俠” 99
6.2.2 産品經理—産品的“所有者” 99
6.2.3 産品經理如何與設計師閤作 100
6.2.4 設計師如何與産品經理閤作 101
6.2.4 設計師如何從四個方麵提升産品思維 104
6.3 産品研發流程 105
6.3.1 剛入行的産品經理應該掌握的産品研發流程 105
6.3.2 産品經理進階階段的産品研發流程 107
6.3.3 産品研發流程的“獨孤九劍” 110
6.4 産品經理實用工具指南 117
6.4.1 思維導圖類 117
6.4.2 流程圖類 118
6.4.3 交流溝通類 119
6.4.4 原型設計類 119
6.4.5 需求特點功能提煉交流 120
6.4.6 電子文檔製作及閱讀類 121
6.4.7 圖像處理類 121
6.4.8 項目管理類 121
6.4.9 測試工具類 122
6.4.10 用戶需求調研類 122
6.4.11 産品靈感並發速記類 122
6.5 六個提升産品差異化的方法 123
6.5.1 用産品經理的思維方式提需求 123
6.5.2 打造差異化功能 124
6.5.3 産品營運的差異化 124
6.5.4 産品使用場景的差異化 125
6.5.5 情感化設計差異化 126
6.5.6 産品戰略定位差異化 126
第7章 運營與産品需求管理技巧 128
7.1 輕鬆駕馭産品與運營的邏輯 128
7.2 運營人員如何從新手到達人 131
7.2.1 開始學習運營 131
7.2.2 通過實踐來成長 132
7.2.3 運營人員的職業規劃 132
7.2.4 運營達人 133
7.2.5 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33
7.2.6 創造性地進行産品冷啓動 134
7.3 運營獲取用戶需求的技巧 135
7.3.1 技巧一:競品分析 136
7.3.2 技巧二:數據分析 136
7.3.3 技巧三:用戶研究 136
7.3.4 技巧四:收集反饋 136
7.3.5 技巧五:搜索 137
7.3.6 技巧六:過濾需求 137
第8章 補位方法 139
8.1 救火理論 139
8.1.1 産品整體 139
8.1.2 産品前端技術 140
8.1.3 API接口 141
8.1.4 測試 142
8.2 補位思維 143
8.2.1 補位思維的重要性 143
8.2.2 補位思維對産品營運的四大影響 144
8.2.3 網紅化補位運營時應該注意的三點 145
8.2.4 網紅補位思維運營簡單示範—某運動網紅補位電商平颱 145
第9章 産品上綫反饋的係統化操作 148
9.1 一款垂直産品上綫到底有多少路要走 148
9.1.1 一款App産品上綫前都需要什麼流程 148
9.2 運營人員在産品上綫時該做什麼 150
9.2.1 産品上綫前 150
9.2.2 産品上綫後 151
9.3 處理用戶反饋數據的方法 154
9.3.1 收集用戶反饋數據 155
9.3.2 處理用戶反饋數據的步驟 156
第10章 潛在需求的挖掘方法 159
10.1 如何挖掘潛在需求 159
10.1.1 意象尺度分析法 161
10.1.2 隱喻抽取技術 163
10.1.3 KJ法 165
10.1.4 領先用戶技術法 166
10.2 需求獲取的理論 168
10.2.1 理念一:創新需求理論 168
10.2.2 理念二:心理學理論 168
10.2.3 理念三:經濟理論 169
10.2.4 理念四:引導理念 169
10.2.5 理念五:痛點理論 170
10.2.6 理念六:剛需理念 170
10.2.7 理念七:引領需求 170
第11章 推薦算法 172
11.1 從0到1迅速做齣內容推薦係統 172
11.2 什麼是算法—從産品經理的角度瞭解算法 181
11.2.1 算法的地位 181
11.2.2 算法的特徵 184
11.2.3 算法的要素 184
11.2.4 算法的方法 184
第三部分 産品經理運營技能篇
第12章 定位運營 192
12.1 用戶運營 192
12.1.1 用戶運營前期的思維準備 192
12.1.2 運營人員的綜閤素質 196
12.2 活動運營 199
12.2.1 活動運營任務 199
12.2.2 活動運營的分類 199
12.2.3 做好活動運營的方法 200
12.2.4 總結一套活動運營的策略 204
12.3 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運營技術 208
12.3.1 數據運營方法論 208
第13章 虛擬化人格運營 227
13.1 獨特的IP産品運營方法論 227
13.1.1 塑造親和力 228
13.1.2 營運具有“有銷售力+有趣”虛擬化人格的“人” 229
13.1.3 嵌入 230
13.1.4 多元孵化虛擬化人格平颱 231
13.2 IP化的産品理念 232
第14章 自媒體與內容 234
14.1 從0到1打造內容自媒體 234
14.1.1 如何獲得第一批粉絲 234
14.1.2 自媒體內容的選擇 234
14.1.3 自媒體內容的核心思維——用戶思維 236
14.1.4 堅持 236
14.2 《羅輯思維》和《吳曉波頻道》的運營策略 236
14.2.1 羅輯思維 237
14.2.2 吳曉波頻道 243
14.3 社群化是産品運營最重要的一個機遇 246
14.3.1 社群經濟不是粉絲經濟 247
14.3.2 社群實操案例分析 247
第四部分 構建完善的産品方法論
第15章 用大數據思維“死磕”需求 252
15.1 大數據論與唯大數據論 252
15.2 從數據到大數據對産品經理的啓發 256
15.2.1 從數據到大數據 257
15.2.2 從數據到大數據對産品經理的啓發 259
15.2.3 大數據類的産品經理要做的事情 260
第16章 逆嚮思維用戶第一 262
16.1 産品7大逆嚮思維方法 262
16.2 逆嚮性産品設計思維 270
第17章 場景思維産品模式 275
17.1 場景方法論之産品運營 275
17.1.1 從産品經理的角度看場景 275
17.1.2 場景是以人為中心的連接思維路徑 276
17.1.3 構建場景的五種力量 276
17.1.4 産品運營的核心是場景化的內容和體驗 278
17.1.5 産品運營場景化的重要性 279
17.2 關於場景思維在産品運營領域的方法論 280
17.2.1 場景思維方法論用於産品運營的特點 280
17.2.2 産品運營推廣信息的場景化構建 282
17.2.3 傳統企業場景化運營的案例 284
第18章 AI+時代産品經理的思維方法 286
18.1 AI發展的六大階段 286
18.2 與産品經理相關的人工智能7大有潛力的領域 289
18.3 AI+時代産品經理的思維方式 291
18.3.1 深度學習讓計算機更智能 293
18.3.2 産品的驅動源力 294
18.3.3 大型互聯網公司是如何訓練識彆和檢測算法係統的 296
18.3.4 總結 299
18.4 AI+時代務實産品智慧 300
18.4.1 深度理解人工智能中“智”的概念 300
18.4.2 再看人工智能發展趨勢 300
18.4.3 産品經理邁嚮超級人工智能的務實産品思維策略 303
18.5 AI+現階段産品經理的思維方式和案例 309
18.5.1 從産品效率改變世界的思考: 309
18.5.2 以産品有價值為核心思考 309
18.5.3 AI+産品案例 31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期初购买这本书是冲着AI来的,作者自诩有10年的软件和智能硬件的产品经验(如今看要打个?号)。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后,里面有百分之95的内容全是照本宣科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般的产品书籍和论坛找到。虽说这本书是进化论,但是其内容深度几乎为0,更适用于...

評分

期初购买这本书是冲着AI来的,作者自诩有10年的软件和智能硬件的产品经验(如今看要打个?号)。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后,里面有百分之95的内容全是照本宣科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般的产品书籍和论坛找到。虽说这本书是进化论,但是其内容深度几乎为0,更适用于...

評分

期初购买这本书是冲着AI来的,作者自诩有10年的软件和智能硬件的产品经验(如今看要打个?号)。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后,里面有百分之95的内容全是照本宣科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般的产品书籍和论坛找到。虽说这本书是进化论,但是其内容深度几乎为0,更适用于...

評分

期初购买这本书是冲着AI来的,作者自诩有10年的软件和智能硬件的产品经验(如今看要打个?号)。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后,里面有百分之95的内容全是照本宣科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般的产品书籍和论坛找到。虽说这本书是进化论,但是其内容深度几乎为0,更适用于...

評分

期初购买这本书是冲着AI来的,作者自诩有10年的软件和智能硬件的产品经验(如今看要打个?号)。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后,里面有百分之95的内容全是照本宣科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般的产品书籍和论坛找到。虽说这本书是进化论,但是其内容深度几乎为0,更适用于...

用戶評價

评分

先關注瞭作者的公眾號,一些文章很有見地。然後瞭解到這本書,整本書最齣彩的地方是,作者形而上的哲學思考,和逆嚮方法論

评分

整本書沒有完善統一的結構,沒有值得深入閱讀的知識體係,比較像把各種網上的産品方法和理念整理在一起的營銷文章,沒有太多深度。

评分

整本書沒有完善統一的結構,沒有值得深入閱讀的知識體係,比較像把各種網上的産品方法和理念整理在一起的營銷文章,沒有太多深度。

评分

比較全麵,適閤初者,知識密度一般,拼湊較多,獨立思考稍少

评分

也就是新人看一看。 後半部逆嚮思維什麼的太拼湊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