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海

偉大的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場
作者:David Abulafia 大衛.阿布拉菲雅
出品人:
頁數:964
译者:宋偉航
出版時間:2017-11-22
價格:1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9532532
叢書系列:全球紀行
圖書標籤:
  • 地中海
  • 曆史
  • 世界史
  • 大航海時代
  • 歐洲史
  • 古希臘
  • 海洋
  • 古羅馬
  • 偉大
  • 自然
  • 探索
  • 冒險
  • 海洋生物
  • 地理
  • 旅程
  • 神秘
  • 壯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Mountbatten Literary Award

2011年英國國傢學院傑齣成就獎

《星期日泰晤士報》2011年年度選書歷史著作榜首

這裡是著孕育古代文明的海洋,也是信仰衝突、種族衝突之海

----在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社會交流最為活潑的地區或許就是地中海;這片大海在孕育人類文明史扮演的角色,遠非其他海洋所能企及。

繼1949年布勞岱爾的《地中海史》之後,最重要的一部關於地中海史的作品。「地中海」不隻是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最複雜的海域,其中有航海做生意的商人、打劫維生的海盜、有虔誠的朝聖者與騎士團、冒險深入異域的旅行傢。有城邦類型的共和國,也有領土型的帝國,例如羅馬、鄂圖曼土耳其、西班牙,雅典、斯巴達、狄洛斯、腓尼基、迦太基、羅馬、君士坦丁堡、伊比利半島、亞歷山卓、泰爾、阿卡、羅德島、西西裏島、剋裏特島、馬爾他島、阿瑪菲、比薩、熱那亞、威尼斯、亞拉岡、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等等地中海沿岸城市接連在歷史扮演角色,有如你方唱罷我登場。

地中海周邊的城市要是拿得到基本民生物資或是其他重要物產,就有機會壯大,上古時期不論科林斯、雅典或是羅馬,中古時期不論熱諾亞、威尼斯還是巴塞隆納,無不如此。但是,這些城市──許多其他城市也一樣──萬一遭到敵人封鎖,拿不到基本的民生物資,可就會像是活遭扼殺瞭。維護海域安全因此成瞭政府重要的職責。像古羅馬人用的手法,便是發動一連串戰役,極力壓製海盜的勢力,然後巡行海域維持治安。要是沒有哪一方有實力在大片水域稱雄,商船船隊就可以要求武裝船隊護航,像威尼斯人的「護航艦隊」。擁有地中海的控製權,說的是擁有穿行過地中海的重要航道控製權。要握有這樣的控製權,就一定要建立幾處基地,既供船隻有地方可以補給新鮮的飲水和食物,也供巡航的戰艦有地方駐紥可以齣海追擊海盜暨其他闖入海域的外船。地中海的歷史也是周邊港市的歷史。各處的港市政治效忠的對象形形色色,在所多有;聚居、往來的商旅和民眾,也來自地中海區內、外四麵八方。有一座港市,在書中便一次又一次成為要角:埃及的亞歷山卓。亞歷山卓從建城之初,有的便是薈萃雜處的性格,而且始終如此,直到二十世紀後半葉纔告消失,因為這時國族主義勃興,摧毀瞭地中海區的國際大傢庭。地中海的各處港市也形同思想傳播的媒介,宗教信仰也包括在內,所以希臘的神祇因此得以來到伊特魯利亞的塔奎尼亞;之後很久,又再變成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嚮外傳播的中心,而教這三支宗教同在地中海周邊陸地的諸多社會,留下格外深刻的烙印。

異域來的商人在中古時代的地中海世界隨目可見,而且齣現教人稱奇的現象:限居猶太區的商人隨意進齣伊斯蘭或是拜占庭的領土,而伊斯蘭或是拜占庭的領土又是劃定在一傢小客棧或是商館當中,這樣的客棧或是商館,同時也充當他們的倉庫、教堂、烘焙作坊、澡堂,每一支人多勢眾的「民族」各有自己的客棧:熱諾亞人、威尼斯人、加泰隆尼亞人,依以類推。由於埃及還是會擔心異邦來的商人可能汙染在地的宗教信仰,進行政治顛覆,所以,入夜便鎖上這類客棧的門戶,不準進齣(鑰匙交由外麵的穆斯林保管)。這樣卻隻教這一群商人更加團結,同病相憐的感覺更加強烈,同時卻也襯托齣分別來自義大利、加泰隆尼亞各地的一支支族群,彼此分歧的地方;他們所在之處,對立為敵的幾位穆斯林大公競相爭雄,但他們有一身周鏇遊走的功力,自然也就左右逢源。十二世紀期間,拜占庭一樣把城內的義大利半島來的商人集中在一處大宅院,建起高牆圍住,再加上煽動仇外情緒,終至於引爆醜陋的反拉丁人大屠殺。既然將特定的族群隔離在高牆之內不是新鮮的事,亞拉崗國王在西元1300年前後首度將馬約卡島的猶太人和其他居民隔離開來,也就不算稀奇瞭。再到1516年,威尼斯官方將猶太人隔離在「新猶太區」的時候,甚至算是相當有麵子的事。這樣的商人社區為猶太區提供瞭很有用的模範。住在高牆圍起來的區域裡麵,不論是猶太人還是歐洲商人都是有一些特權的,像是自治權、宗教禮拜的自由權、稅賦減免等等;不過,還是會因為有束縛而抵銷掉不少,例如自由行動受限,必須仰賴好惡多變的官府保護。

要是把地中海說成是「信徒之海」就必須考慮地中海的水麵穿行的人群不僅是貧窮、無名的朝聖客而已,另外也有傳教士,渾身散發強烈的感召力。例如拉濛‧柳利,他在1316年逝世之前寫下好幾百本書籍、小冊,嚮世人說明帶領穆斯林、猶太人、希臘人皈依真正的信仰應該用怎樣的手法──在此必須一提,他生前其實沒有真的讓誰皈依天主教的基督信仰的。不過,柳利的生平事蹟倒可以提醒我們,宗教的摩擦和衝突隻是全貌的枝節。他學伊斯蘭蘇非教派的詩歌寫文章,也不避諱和[猶太教]卡巴拉學者把酒言歡。他一度熱衷傳教,也亟力傳揚老派的伊比利亞和平共存思想,認為三支亞伯拉罕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信奉的是同一位神。西班牙為瞭鞏固國傢的天主教性格,境內的異教徒自1492年起大舉遭到驅逐或是強迫改宗,這些人──馬拉諾人、摩裏斯科人、猶太人、穆斯林──他們心裡的和平共存,可就是不同的意思瞭;他們於外最好要有信奉天主教的樣子,但於內,卻也未必一定信奉祖上傳下來的宗教。西法拉猶太人於現代初期在地中海縱橫天下,在好幾方麵都教眾人自歎弗如:他們可以拿身份作變裝,要穿要脫隨心所欲,以「葡萄牙」的身份到伊比利亞半島,以猶太人的身份定居利佛諾或是安科納;他們跨過文化、宗教、政治界線的能耐,恰似六百年前開羅的老祖先,書閣商人。把地中海的範圍拉大,這般多重身份轉換使用算是極端的情況:有的地方是不同文化在交會融閤,有的人則是不同的身份在交會融閤,往往還混得不太好。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

生於英格蘭,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目前任職英國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Gonville & Caius College),專攻中世紀與海洋史。

阿布拉菲雅鑽研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地中海世界的經濟,社會,政治史。他也研究三個一神教在西班牙與西西裏的互動,包括猶太人與穆斯林的苦難。此外,也寫下The Discovery of Mankind(2008)探討15世紀與16世紀初期大西洋東西兩側的相遇----歐洲人與原住民的遭遇。

2011年,阿布拉菲雅齣版瞭«偉大的海»,並且在2014年做瞭更新(繁體版採用的版本)。這本書集中探討西元前22000到西元2010年地中海世界,人們往來穿梭與地中海所帶來的商品與理念的交流、人們打造的港口與棲息的島嶼。

«偉大的海»齣版當年的2011年便榮獲Mountbatten Literary Award ,2013年得到The British Academy Medal的榮譽。這部大作已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國 德國,美國,以色列,突尼西亞與日本齣版。

阿布拉菲雅於2015年當選英國國傢學院院士(British Academy)與歐洲科學院(Academy Europeaea),也受頒「義大利之星」勳章(Commendatore級)。

大衛‧阿布拉菲雅跟地中海世界頗有淵源。他小時候待過西班牙的托雷多,布哥斯,塞維亞,沙拉哥薩等地。而他的猶太祖先是在1492年被費迪南國王與伊莎貝拉皇後下達驅逐令而齣走落腳在鄂圖曼領土的地中海東岸采法特(Safed)。

主要作品有:

The Two Italies.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Norman Kingdom of Sicily and the northern communes 1977; Italian edn., 1991.

Italy, Sicily and the Mediterranean, 1100-1400, 1987.

Frederick II. A medieval emperor London and NY, 1988; third English edn., 2001; Italian edn., 1990; German edn., 1991.

Spain and 1492: unity and uniformity under Ferdinand and Isabella, 1992.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editerranean, 1100-1500, 1993.

A Mediterranean Emporium: the Catalan Kingdom of Majorca 1994; Spanish edn., 1996.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Kingdoms, 1200-1500. The Struggle for Dominion 1997; Italian edn., 1999.

Mediterranean Encounters, Economic,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1100-1550, 2000.

The Discovery of Mankind: Atlantic Encounters in the Age of Columbus, 2008; Spanish edn., 2009; Italian edn., 2010.

Il Duomo di Monreale: lo splendore dei mosaici with M. Naro, 2009; French edn. 2013.

譯者簡介

宋偉航

颱灣大學歷史係學士,颱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曾任編輯,兼任翻譯十年,專任翻譯十二年。譯作有《我的動物天堂》、《人類大世紀》、《數位麥剋魯漢》、《一六八八》、《語言的死亡》,曼古埃爾《閱讀日誌》以及其他諸多小說等。

圖書目錄

譯音暨繫年體例說明

導論:一片大海,眾稱紛紜
第一部:第一代地中海 西元前二二○○○年─西元前一○○○年
第一章:孤立和隔絕 西元前二二○○○-─西元前三○○○年
第二章:紅銅和青銅 西元前三○○○年─西元前一五○○年
第三章:商人和豪傑 西元前一五○○年─西元前一二五○年
第四章:海民和陸民 西元前一二五○年─西元前一一○○年

第二部:第二代地中海 西元前一○○○年─西元六○○年
第一章:販賣紫色的行商 西元前一○○○年─西元前七○○年
第二章:奧德修斯的後人 西元前八○○年─西元前五五○年
第三章:提雷尼亞人稱霸 西元前八○○年─西元前四○○年
第四章:海絲佩莉迪花園 西元前一○○○年─西元前四○○年
第五章:海上爭逐定霸權 西元前五五○年─西元前四○○年
第六章:地中海角大燈塔 西元前三五○年─西元前一○○年
第七章:迦太基非滅不可 西元前四○○年─西元前一四六年
第八章: 古往今來一吾海 西元前一四六年─西元一五○
第九章:信仰新興與舊有 西元元年─西元四五○年
第十章:閤久而後又再分 西元四○○年─西元六○○年
第三部:第三代地中海 西元六○○年─西元一三五年
第一章:地中海的大水槽 西元六○○年─西元九○○年
第二章:跨越宗教的壁壘 西元九○○年─西元一○五○年
第三章:翻江搗海的巨變 西元一○○○年─西元一一○○年
第四章:賺得皆上主所賜 西元一一○○年─西元一二○○年
第五章:飄洋渡海的營生 西元一一六○年─西元一一八五年
第六章:帝國有衰也有興 西元一一三○年─西元一二六○年
第七章:商人傭兵傳教士 西元一二二○年─西元一三○○年
第八章:閉門不納自為王 西元一二九一年─西元一三五○年
第四部:第四代地中海 西元一三五○年─西元一八三○年
第一章:爭逐羅馬帝國的大統 西元一三五○年─西元一四八○年
第二章:地中海變齣新的麵貌 西元一三九一年─西元一五○○年
第三章:神聖聯盟與邪惡聯盟 西元一五○○年─西元一五五○年
第四章:白色海的混亂爭奪戰 西元一五五○年─西元一五七○年
第五章:地中海闖入不速之客 西元一五七一年─西元一六五○年
第六章:哀哀無告四下大流徙 西元一五六○年─西元一七○○年
第七章:就為瞭激勵其他的人 西元一六五○年─西元一七八○年
第八章:俄羅斯人用上三稜鏡 西元一七六○年─西元一八○五年
第九章:管它戴伊貝伊或巴蕭 西元一八○○年─西元一八三○年
第五部:第五代地中海 西元一八三○年─西元二○一○年
第一章:東西相會永無期嗎 西元一八三○年─西元一九○○年
第二章:希臘人或非希臘人 西元一八三○年─西元一九二○年
第三章:鄂圖曼下颱一鞠躬 西元一九○○年─西元一九一八年
第四章:四城記事外再加半 西元一九○○年─西元一九五○年
第五章:吾海又再揚聲八方 西元一九一八年─西元一九四五年
第六章:支離破碎的地中海 西元一九四五年─西元一九九○年
第七章:地中海的最後一幕 西元一九五○年─西元二○一四年
跋:飄洋又渡海
延伸閱讀
註釋
圖片齣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一个四分钟看懂世界史的视频,以时间为序,介绍各国、各民族的版图更替。倘将视线集中于地中海沿岸,颇有目不暇接之感。此地离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不远,又居微妙的联结位置,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紧凑感,也不由让人重新审视历来人们对它的称呼:“我们的海”(罗马人)、“...  

評分

在早期人类社会,主要的文明都以陆地作为发展重点,海洋文明是个很边缘的概念。最有影响力的海洋文明,当之无愧属于地中海。无数文明在这里兴衰更迭,无数民族走上巅峰或坠落尘埃,可谓精彩纷呈。 远古诸多文明的第一地中海让我昏昏欲睡,毕竟这段历史太过久远,大部分是考古成...  

評分

有一个四分钟看懂世界史的视频,以时间为序,介绍各国、各民族的版图更替。倘将视线集中于地中海沿岸,颇有目不暇接之感。此地离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不远,又居微妙的联结位置,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紧凑感,也不由让人重新审视历来人们对它的称呼:“我们的海”(罗马人)、“...  

評分

学术界对于陆地文明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毕竟,东方多个陆地强国的历史,演绎出无数的兴衰沉浮。相比之下,对于海洋文明的研究,无论是方法论,还是视野、阐发乃至叙述,都布满了重重挑战,比如地中海的古希腊文明。这不仅因为海洋文明的历时变迁迅疾强烈,而且还因为海洋文...

評分

1.图片列表页4行16:“阿克罗提利壁画”应为“阿科罗提利壁画”。 2.图片列表页5:“前650年”应为“前600年”。 3.导言页14行3:“亚得里亚海”应为“大西洋”。 导言页14行9:“法国”应为“3个国家”。 4.导言页15行21:“由于”应删去。 5.页8行11:“勒万佐”应为“莱万佐...  

用戶評價

评分

敘事幽默,流暢易讀,涵蓋麵大;不足之處是譯文西化,囉嗦拗口。無可否認,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來臨,世界舞颱變大瞭,同時因宗教、民族衝突破壞日趨嚴重,造成經濟中心轉移,必然導緻地中海經濟圈的衰落。

评分

地中海的資源掠奪、商業競爭和政治衝突相交織,這一段既是衝突的曆史,也是交流的曆史。地中海史體量龐大,主題博雜,隻能截取部立麵,頗有遺憾,但此不失為一部耐讀的通俗史讀物。往昔文化多元、宗教共榮的地中海港市,在近現代政治經濟劇變的風浪當中,日趨狹隘沒落,令人唏噓。

评分

敘事幽默,流暢易讀,涵蓋麵大;不足之處是譯文西化,囉嗦拗口。無可否認,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來臨,世界舞颱變大瞭,同時因宗教、民族衝突破壞日趨嚴重,造成經濟中心轉移,必然導緻地中海經濟圈的衰落。

评分

敘事幽默,流暢易讀,涵蓋麵大;不足之處是譯文西化,囉嗦拗口。無可否認,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來臨,世界舞颱變大瞭,同時因宗教、民族衝突破壞日趨嚴重,造成經濟中心轉移,必然導緻地中海經濟圈的衰落。

评分

颱版的裝訂,翻譯就是藝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