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

追寻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白修德
出品人:
页数:640
译者:石雨晴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782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白修德
  • 回忆录
  • 普利策奖
  • 抗日战争
  • 好书,值得一读
  • 战后欧洲
  • 新闻
  • 历史
  • 追寻
  • 探索
  • 文化
  • 记忆
  • 时间
  • 文明
  • 足迹
  • 过去
  • 真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和政治博弈、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总统竞选和肯尼迪家族的悲剧——美国传奇记者白修德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还将20世纪重要时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如实书写。作为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美国驻华传奇记者、费正清入室弟子,白修德对世界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白修德积累并保存的一手资料更为20世纪世界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

大半个20世纪、大半个世界,白修德的经历和文字,泛着独特而有魅力的光彩。个体与历史,在他作为一个记者的追寻和探索中,合而为一,遂成传奇。

1、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美国记者、汉学家费正清入门弟子白修德的个人回忆录《追寻历史》的完整译本。

白修得以诚挚的态度、激扬的文字、丰富的事实、深入的剖析,描述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2、传奇驻华记者,用新闻连接东西方两大国度,用报道记录中国抗战史诗。白修德对中国的友情,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1939年白修德辗转来到中国。在中国期间,白修德接触到了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军高层的几乎所有人物,并因其左派立场而颇受共产党欢迎,在延安被誉为“抗日之友”。他访问延安后写成《中国的惊雷》出版,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战期间国统区的河南大饥荒惨剧中,正是因为白修德的奔走呼吁,才使河南灾民得到国民政府的关注和国际友人的救援。在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中,由国际影星亚德里安•布劳迪塑造的白修德形象,感人至深,即据于此。

3、白修德在作为记者的职业生涯里,见证并记录了20世纪中国、美国、欧洲各国重要时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

他对当时世界的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积累并保存的一手资料为20世纪世界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

4、洞悉政治势态、追寻历史真相,个体与历史的交融、互动,波澜壮阔,汇集成书。

亲历“二战”美国受降仪式;反共高潮中见证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欧洲的经济复兴和政治博弈;五十年代中期回到美国后跟踪报道四次总统选举,写出《美国总统的诞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其中1960年跟踪记录约翰•肯尼迪参选直至获胜的报道使他获得了1962年普利策奖。白修德称自己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和他所讲的故事,都是20世纪波澜壮阔历史长卷中精彩而动人的篇章。

5、《追寻历史》是美国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重要参考书。

从波士顿街头的卖报儿童,到哈佛大学的青年学子,再到世界知名的新闻记者,白修德一生的艰辛和坚守、阅历和成就,他敏锐的新闻视角,深沉的历史感、正义感,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对于今天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依然具有鼓舞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白修德(1915—1986),本名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美国记者。1915年生于波士顿,童年坎坷,以卖报为生;后入哈佛大学读书,师从汉学家费正清,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毕业后任《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新闻报道,写出《中国的惊雷》(Thunder Out of China)。回国后连续进行了四届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写出《美国总统的诞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其中1960年跟踪记录约翰•肯尼迪参选直至获胜的报道使他获得了1962年普利策奖。1986年因癌症逝世于纽约。

目录信息

序 讲故事的人 i
第一部分 波士顿:1915—1938
第一章 回忆练习 3
第二部分 亚洲:1938—1945
观察者 65
第二章 中国:战争与反抗 74
第三章 驻亚记者:事件与名人 118
第四章 史迪威:在垂死的坐骑之上 154
第五章 延安:革命之源 213
第六章 制胜的政治:亚洲 253
第三部分 欧洲:1948—1953
转型中的记者 293
第七章 马歇尔计划:新世界的春天 314
第八章 政治赢家:欧洲 365
第四部分 美国:1954—1963
回家的人 427
第九章 50 年代:暴风雨前夕 450
外界人士 510
第十章 约翰•肯尼迪:打开大门 532
第十一章 卡米洛王朝 575
尾声 对外拓展 611
致谢 62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外国人的角度描述对中国的看法,这个是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读完之后也觉得讲述中国抗日的部分最为精彩。 作者是犹太人,因此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犹太人的身份让在美国长大的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了一些障碍,也激起了我对犹太人的认知的渴望,所有的移民都有这样的困惑吧! 不...  

评分

评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历史开始有了兴趣。历史对我而言不再是上学时教材里的年历表和应试背诵记忆的答题,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立体的人物,还有令人不断思考的过去与未来…… 跟随一位记者的视角,去追寻那个重要的20世纪的历史,是种别样的认识,是种独特的感受,更让...  

评分

20世纪,多事之秋,战争充满着世界。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美国政府内部、社会也出现动荡。战争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一位记者见证了世界的变革,亲身经历着一切,走过战争的现场,采访过无数人,用一篇篇报道传递出历史的真实。《追寻历史:一个记者和他的20世纪》...  

评分

20世纪,多事之秋,战争充满着世界。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美国政府内部、社会也出现动荡。战争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一位记者见证了世界的变革,亲身经历着一切,走过战争的现场,采访过无数人,用一篇篇报道传递出历史的真实。《追寻历史:一个记者和他的20世纪》...  

用户评价

评分

白修德写的历史,是随着个人心性而写的,兴尽而止,不同历史阶段配上自己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笔触。喔,花生米这个花名也是很有趣

评分

中国部分超级好看!能游走与国共两党之间,是作者作为旁观者比埃德加·斯诺更有价值的存在,细节异常有趣珍贵。最后两章写肯尼迪的选举与遇刺也毫不逊色。白修德是费正清的第一个学生,可能也是西方记者写中国中的第一个偶像级人物了吧。

评分

这个月心情不好,所以特意找了一本跟当下的什么都一点不搭边的书,让自己能完全脱离会影响情绪的各种因素。所以选了这本。 选书的时候看标题还以为是探求历史的真相啊秘闻啊之类的,没想到是白修德的流水账。 整本书倒是脉络清晰,分成了几个大块,但是真的还可以再精简。而且除了讲中国的部分,其他几个部分不是很有诚意,我的感觉是有粉饰(他自己)的嫌疑,也可能是因为不想惹麻烦所以遮遮掩掩。 本来想打三星的,但是中国的部分确实很好,这一章就值四星了。可能时代久远,所以白修德不必担心会影响谁包括他自己,也可能因为那时候他还年轻、真诚、纯粹,还不油腻。 翻译实在不怎么样,严重影响了阅读和理解的流畅性。

评分

最喜欢中国这一段。大概人都会对自己更能relate to的片段感兴趣。

评分

一个作者的亲身经历,从表面的认识,到深入的了解,有着独特的观点。他报道了战争中的中国,战后的欧洲,回到了美国。大局、细节都一一写到,精彩,震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