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110年

日本电影11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日] 四方田犬彦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王众一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28876
丛书系列:阅读日本书系
图书标签:
  • 电影
  • 日本
  • 日本电影
  • 电影史
  • 四方田犬彦
  • 日本文学
  • 艺术
  • 影视艺术
  • 日本电影
  • 电影史
  • 文化研究
  • 影像艺术
  • 110年
  • 经典电影
  • 社会变迁
  • 导演作品
  • 视觉美学
  • 历史回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电影110年》将日本的文化传统、电影技术的发展、日本与东亚乃至世界的关系史、日本社会意识的演变等多维度交织在一起,围绕日本电影的兴起与发展,娓娓道来。

本书补写了21世纪头十年以来日本电影的最新进展,进一步丰富了该书的内容,特别是将平成时代日本电影的新动向更加完整地勾勒出来,使得电影产业在日本几个不同的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得到更加均衡的、面目清晰的展现,有助于人们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史视野审视日本电影110年来的发展,思考电影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电影的新进展,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它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近来呈现出的各种新特征。比如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环保主义、东方主义、全球化、日本社会的保守化与内向化等问题的关注视角就拓宽了对电影本身考察的视野。一部日本电影发展简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日本电影经历过的故事,扮演过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对我们难道不是很好的参照吗?

作者简介

作者 四方田犬彦 (1953- ) ,电影研究者、杂文与随笔作者、诗人。东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于东大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曾任明治学院大学教授,长期讲授电影学课程。目前潜心从事研究与写作。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研究与批评涉猎领 域广泛,对文学、电影、漫画、戏剧、美食等文化现象长期关注,笔耕不辍。获伊藤整文学奖、桑原武夫学艺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多个奖项。著作140余部,已出版中文译著有:《日本电影100年》(三联书店,2006)、《创新激情:一九八〇年以后的日本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论可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日本电影与战后神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等。

译者 王众一 (1963-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外语系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日文月刊《人民中国》总编辑。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东京大学从事表象文化研究。研究领域集中在国际传播、大众文化、翻译学实践与理论等方面,特别对电影与传播的关系、中日文化交流史等有较多关注,著有随笔、评论与人物专访等。近年尝试以汉俳形式汉译日本俳句、川柳,并从事汉俳创作。著有《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外文出版社,2007)等,译著有《日本电影100年》(三联书店,2006)、《创新激情:一九八〇年以后的日本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中国衣饰文化》(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严复——中国近代探寻富国强兵的启蒙思想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等。

目录信息

目录
i《日本电影110年》中文版序
iii《日本电影100年》中文版序
vii写在《日本电影110年》出版前面
1丨前言
3丨序章 关于日本电影的特征
日本电影的概念/作为边缘艺术的电影/增村保造的批评/与相邻领域的交流/与传统戏剧的关联/“辩士”的滥觞/文化杂种/几个高峰/记忆的发现
33丨第一章 “活动写真”1896—1918
电影来了/日本人拍摄的最早的电影/与大众戏剧的关联/民族主义的问题/最早的导演牧野省三/日活的创立/“活动辩士”的意义
51丨第二章 无声电影的成熟1917—1930
纯映画剧运动/电影报道的诞生/女演员的出现/日本电影的意识/松竹的小市民电影/日活的改革/衣笠贞之助走红/古装戏的繁荣/“倾向电影”及其以后
81丨第三章 第一个黄金时代1927—1940
有声片试验/真正的有声片/“辩士”的没落/绾发结的现代剧/城市派松竹与土著派日活/沟口健二的成就/PCL改组为东宝/与纳粹德国的合作
103丨第四章 战时状态下的日本电影
战争体制的确立/日本战争片的特点/“近代的超克”之争与电影/龟井文夫的“高级黑”/战时状态下导演们的对策
117丨第五章 殖民地和占领区的电影制作
台湾的电影业/台湾的启民电影/光复后的台湾电影状况/朝鲜的电影业/朝鲜电影的黄金时代/朝鲜电影的衰退与光复/满映的创立/李香兰现象/满映的终结/上海的中华电影公司/日本在东南亚的电影政策
139丨第六章 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电影1945—1952
战败以后的电影人/美军占领时期的检查制度/理念电影/战争责任问题/黑泽明异军突起
153丨第七章 走向第二个全盛时代1952—1960
占领体制结束/战争片的演变/打入国际电影节/独立制片热/东宝的武士片与怪兽片/大映的慈母戏与沟口健二/松竹的言情片与木下、小津/东映的古装戏/快活进军的日活
183丨第八章 乱纷纷中缓缓滑向低谷1961—1970
电影业的顶点/精彩纷呈的东宝作品/大映的明星路线/市川崑与增村保造/松竹新浪潮/松竹走向反动/东映的义侠片/日活无国籍动作片/日活的怪才导演们/独立制片与日本艺术影院行会/桃色电影之王
217丨第九章 衰退与停滞的年代1971—1980
沉重时代的日本电影/日活浪漫色情片/日活的青春片/东映的“无义之战”/沦为山田洋次王国的松竹/擅长女性题材导演的“老兵新传”/日本艺术影院行会造反/纪录片的两个人物

241丨第十章 制片厂体系的崩溃1981—1990
大公司陷入僵局/制作、发行、宣传体系发生变化/新导演不知制片厂为何物/60年代卷土重来/导演后起之秀多如牛毛
255丨第十一章 走向独立制作的全盛时代1991—2000
电影泡沫的崩溃/在国际上时来运转/制作公司细化分工/与民族性他者遭遇/记忆与怀旧/北野武事件
273丨第十二章 拍片泡沫中的日本电影2001—2011
日本电影的沉没/制作形态的变化/剧情片与历史认识/女导演大量涌现/日式恐怖片的成熟/历史封印的祛魅
298丨后记
300丨译后记
304丨参考文献
306丨附录一:人名索引
316丨附录二:电影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 李 道 新(北京大学教授) 久闻四方田犬彦先生大名,却始终未曾谋得一面;在我的记忆中,尽管有两次难得的机会,但都莫名其妙地错过了。好在书房里已经有了三联书店的《日本电影100年》(2006)、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创新激情:一九八O年以后的日本电影》(2006)和南京大学...  

评分

“日本学者四方田犬彦的这部著作,以其对日本电影百年发展的精准分期,深刻揭示了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形态与社会变迁史、社会思想史、生活文化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佳作通过王众一先生的专业阐释得以和中国读者见面,具有难得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志(中央民族大学传播...  

评分

四方田犬彦的这本书,可能是我看过第一本,真正配得上“影评”这两个字的。日本电影史,作为读日百本计划中的一个组成内容,最初我完全是抱着“硬着头皮”读下去的心理翻开的。毕竟,我看过的日本电影,基本就只有瓷书最后一个章节的最后一个片段有提及,还是增补的。但是我错...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增补的十年亮点的确不多,不过,正如其中“历史封印的祛魅”这一小节提到的,仍旧关注着日本社会遗留下的种种问题的导演们一样,四方田也始终把电影史看作通识日本历史、了解日本社会的重要途径。他忧心新一代影迷将不再走进影院,也惊喜地发现电影的制作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总之,四方田是一位能洞悉所有时代电影的变化,并清楚凝练地在文字中表达的学者。希望他长寿,至少再写个二十年。

评分

走马灯,但是精辟有看头~

评分

3.5;通史手法写就,轮廓清晰,然枝节粗疏,作为科普入门不错,但如报菜名般的信息叠加又颇考验日影史储备,不熟稔的读者读完可能犹如指间流沙,作为按图索骥的补片单子不错。自日影问世起追溯,以年代区间为章节,回望大大小小的制片厂兴衰,历数浮浮沉沉的导演们升降,分析日本电影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考量社会和政治变化对其的影响,以及电影作为反哺成为意识形态的一项标杆;虽不免流于流水账,但详略侧重点分明,捧/踩对象了然,这点颇让人赞赏——不止堆砌资料,更有自身观点(无需置疑其“正确”与否);暗搓搓的高级黑一堆,大咖们被黑得很惨。对殖民地及光复后的电影产业也有涉及,泛谈东亚影圈,措辞犀利,立场鲜明。笔墨着重于1927—1940、1952—1960的黄金巅峰时期,新世纪以后光景惨淡。

评分

好读,举重若轻。

评分

非常易读,且有格局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