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0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17467
丛书系列:新经典:王小波作品
图书标签:
  • 王小波
  • 杂文
  • 黑色幽默
  • 独立思考
  • 杂文随笔
  • 中国文学
  • 随笔
  • 中国
  • 思想
  • 散文
  • 自我认知
  • 精神成长
  • 人文关怀
  • 独立思考
  • 生活哲学
  • 内心世界
  • 文化反思
  • 心灵自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的一部杂文集。话题大多涉及他对生活方式、电影等媒体的看法以及国外见闻的思考。他从身边小事入手,以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电光石火般让人幡然惊醒。我们在他的精神家园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领悟着他思考的姿态、深切的人文关怀、平实豁达而宽容的理性精神。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3年在北京当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幽默中充满智性,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

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分别获第十三届、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编剧奖。

目录信息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有关天圆地方
我的精神家园
优越感种种
诚实与浮嚣
极端体验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文明与反讽
卖唱的人们
北京风情
环境问题
有关贫穷
驴和人的新寓言
愚人节有感
皇帝做习题
百姓·洋人·官
虚伪与毫不利己
奸近杀
写给新的一年(一九九六年)
写给新的一年(一九九七年)
工作与人生
卡拉OK和驴鸣镇
从Internet说起
外国电影里的幽默
电影·韭菜·旧报纸
商业片与艺术片
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
电脑特技与异化
旧片重温
为什么要老片新拍
欣赏经典
好人电影
都市言情剧里的爱情
有关爱情片
承认的勇气
明星与癫狂
另一种文化
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
电视与电脑病毒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文化的园地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打工经历
门前空地
在美国左派家做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有人说王小波的杂文不能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因为会暴笑,容易让同车当成病态看待。偶然翻开王小波那篇著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尽管看过不少次,还是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觉得,文章立意浅显,文字也没有什么炫奇灿烂之处,惟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痛快淋漓。 王小波的杂文...  

评分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6860392.html 我前阵子犯矫情。明明是在看电影、玩博客、逛网站、挂QQ,可非要在QQ的离开信息里面写上:“我在看书呢,有话说话”,以提醒自己别忘了看书,并且以示清高,获得一点自欺欺人的快感。于是终于有人问我,你在读什么?我赶紧回复...  

评分

一本书,全是俏皮话,你一看就乐了,乐完了你觉得他怪损的,连你也骂了,接着你就反思了。一边看,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就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 这本书,分为文化、艺术、社会三部分,作者以似乎残酷的坦诚与直率,道出了人们身在其中却从未考虑过的生活。整本书,黑色...  

评分

高中时期到我叔叔家里,看到那堆王小波全集,谦虚好学的我请求借阅,他却一脸难堪的予以婉拒。以致我不由萌生了真正的兴趣,然而充其量只看了一两部杂文集,然而想说的废话已经很多了…… 这位学者型作家(也不知是哪个学科领域的学者,还百度不到),在那个精神生活无比贫瘠...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的第三本王小波散文集,不得不说这本真是让我好失望。前半篇稍微和沉默的大多数有重叠,主要是城市与文化,后面更多是王小波的个人经历(美国,欧洲)以及书籍、电影评论。可惜,我觉得前半本有些观点有点harsh,这样的黑色幽默有些有趣,有些让我有种不宽容的局促感。另外,如果不是王小波脑残粉的话,听他讲一些轶事实在是无趣。

评分

整体上启发性很强,但不如《沉默的大多数》。看杂文的感受,与自己的储备息息相关。关于电影的部分,谈得太浅。还有域外杂谈几篇,叙述上也无趣。看来,王小波的东西还是看些观点性的为好。

评分

看得出来,王小波这人是超前的,对于当年的中国状况来说。也说明那时候的中国人思想是有多么的封闭,感觉这本该是正常人该有的思维方式,特殊的年代让大多数人失去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洞察世事的能力最主要的基础就是要有见识,没见识就看不透。

评分

这二十多年像停滞了一样,一点没变。 最后,天下没有比两位更般配的了。

评分

幽默,也是有门槛的。以及读这亲切率真的文字,好似在和作者谈一场有趣的恋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