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王小波奇想与荒诞的结晶。
《万寿寺》的主人公王二的遭遇和唐代传奇人物薛嵩、红线的遭遇古今交错,讲述了关于现在、过去、自我、记忆,穿越时空和地域的故事。作者以借古喻今的手法,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收放自如的叙述技巧,构筑了一个虚拟、魔幻、诡异的时空世界。通过一段段荒诞有趣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性格的独到解析,同时影射了当代的现实弊病。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3年在北京当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幽默中充满智性,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
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分别获第13届、第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看了王小波的长篇《万寿寺》,他的确做到了如他所说,写一部有趣的小说。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看过的小说,除了大部分书名和作者以及少部分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其他一概不记得了,当然这也可能有我个人的原因,我的记性一向不好。另外,我还算一个比较功利的阅读者,在我看来,励...
评分有那么一种书,总是让你能迅速看清周遭的世界,看清自己、看清身边的那些人。 比如,读完《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之后,我抬头,发现身边那些熟悉的人立即分成了“创造者”和“寄生虫”两大类。寄生虫、二手货(second hander)们,“they create nothing”;而创造者则...
评分王小波《万寿寺》是他写定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更是他追求极限写作,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小说。他曾说过:写《寻找无双》时,还是中规中式的,写《红拂夜奔》时,对叙事本身就有点着迷,不再全神贯注于写故事。《万寿寺》则全然不关注故事,...
评分用王二的眼去看长安,用薛蒿的眼去看万寿寺,你会发现一切都讲的通: 这个社会有一套道德规范,满口仁义廉耻,事实上却是既得利益者统治弱小的说辞。 王二曾像薛蒿,是一个浪漫的自由派,有着崇高的理想,放逐自己到蛮夷之地,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长安城。却在自己建造的凤凰寨里...
凌晨时我睡不着觉,打开手机读万寿寺,任由自己的灵魂在床上跳来跳去。
评分薛嵩要和红线在湘西凤凰寨汇合,我要回到万寿寺和白衣女人汇合。。。封面真的太爱了
评分薛嵩要和红线在湘西凤凰寨汇合,我要回到万寿寺和白衣女人汇合。。。封面真的太爱了
评分还真的是大麻味的一本书。
评分故事无寓意,所以也别老想着小说影射什么现实了。给了小说写作另外一种可能性,意识流的小波真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