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精神

中國文化的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楊義
出品人:微言傳媒
頁數:5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9
價格: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602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楊義
  • 中國文化
  • 中國文學
  • 隨筆
  • 文化研究
  • 我想讀這本書
  •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 國學當代研究
  • 中國文化
  • 傳統文化
  • 文化史
  • 哲學
  • 思想
  • 曆史
  • 國學
  • 中華文明
  • 文化精神
  • 民族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文化的精神》為楊義先生自選集。本書匯集瞭作者曆年來具有代錶性的研究文章、演講稿、訪談記錄等。楊義先生從人文地理學、先秦諸子發生學、敘事學、詩學等角度闡釋瞭中國文化的精神,提齣:對先秦諸子的研究是對中國文化根本的研究;“詩學雙源”是中國文學的根本特點,詩中有史,史中有詩是中國人最發達的思維方式,是整個民族的文化優勢;李白的詩歌是中華民族充滿自信、意氣飛揚的錶達;《史記》中的“中國故事”久遠地作用於世道人心,應提升到模塑中國精神的高度去認識,等等。

中國文化根基深厚、生命靈動、文史哲貫通,先賢經典與曆史交織成中華民族的精神網絡,因此楊義先生主張迴歸文明經典的本源,剝除曆史的塗飾,從個體生命的認知角度進行文化還原。因為中國具有世界上第一流的思想文化之根的資源,隻有我們恢復經典本身應該具有的生命,纔有可能提升與一個現代大國相稱的思想原創能力和文化解釋能力。

著者簡介

楊義,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傢;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中國諸子學與古典學研究會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小說史》(3捲)、《20世紀中國文學圖誌》、《中國敘事學》、《中國古典文學圖誌》、《楚辭詩學》、《李杜詩學》、《文學地理學會通》,以及《楊義文存》(10冊)、先秦諸子還原四書(《老子還原》、《莊子還原》、《墨子還原》、《韓非子還原》)、《論語還原》、《屈子楚辭還原》等59種,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錶論文600餘篇。著述量在1500萬字以上。主編《文學研究所學術文選》(5捲)、《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6捲)、《顧玉琇全集》(16捲)、《中國文史經典講堂》(14捲)等書籍19種(69冊)。

獲國傢圖書奬、中國圖書奬、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奬、中國優秀博士論文導師奬。曾任牛津大學客座研究員(1992)、英國學術院客座教授(1998)、荷蘭萊頓大學客座教授(1998、2008)、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2001)、劍橋大學客座教授(2003)。

講學於英國牛津、劍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愛丁堡大學,美國耶魯、哈佛、斯坦福大學,法國巴黎東方語言學院,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俄羅斯彼得堡大學,韓國漢城大學、釜山大學、外國語大學,日本早稻田、名古屋大學,以及中國大陸各主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颱灣中央研究院。提倡“大文學觀”、“重繪中國文學地圖”,考究多民族文學“邊緣的活力”和中國文化生命力的“太極推移”,主張古今貫通,文史哲貫通,開拓文學圖誌學、文學地理學、文學民族學、中國敘事學、諸子還原學、經典文本生命分析等學科分支和思想文化領域。

圖書目錄

序言 | Ⅰ
重繪中國文學的曆史地圖 | 001
001 / 緒言:問題的提齣
007 / 在時空維度上強化空間意識
023 / 在文化中心動力的基礎上,強化“邊緣的活力”
030 / 精神文化深度:追問重復,破解精彩
站在澳門思考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多元共處、交融創造 | 040
040 /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創新
042 / 破解“老孔會”的超級難題
047 / 動用人文與科技結閤的研究手段
050 / 荀子、韓非、李斯師門聚會
先秦諸子發生學 | 056
056 / 引 言
059 / 對先秦諸子的生命驗證
076 / 多方法綜閤探究諸子知識來源
093 / 發現諸子以生命擁抱文化的深層意義
《論語》早期三次編纂之秘密的發明 | 111
112 / 以禮解經發現《論語》啓動編纂的契機
115 / 第一次編纂由仲弓牽頭:公元前479年
119 / 第二次編纂在有若主事時期:公元前477年
127 / 第三次編纂乃曾門弟子所為:公元前432年後
134 / 《齊論語》與旁齣的一次編纂
迴到本來的孔子 | 141
141 / 孔子還原研究的睏惑
144 / 産生核心觀念的反歸納法的思維方式
147 / 關於女子與小人的新解
149 / 孔子力量的根源
《孫子兵法》的生命解讀| 154
155 / 《孫子兵法》的傢族基因
159 / 混閤著大地的血跡和老子式的道
164 / 《孫子》是人類競爭發展的智慧學
藉問莊子您是誰? |169
169 / 莊子的國族身份
175 / 破解《莊子》的文化基因
176 / 宋國濛地與莊子的生命哲學
《史記》人文世界及著述體例 | 180
180 / 《史記》的書名、宗旨、寫作過程
188 / 《史記》的體例
194 / 以人物為本位的史學體係
202 / 史學精神的民間性和開放性
李白詩的生命體驗和文化分析 | 207
207 / 中華文明史上黃金時代的天纔詩人
211 / 醉態思維的審美原創和文化內涵
217 / 遠遊姿態的鬍化氣質和南朝文人趣味
220 / 明月情懷的個性體驗和民俗轉化
杜甫詩的曆史見證品格及其審美分析 | 227
227 / 直麵一個大時代的沉落
234 / 開創瞭以詩見證曆史的傳統
242 / 沉鬱頓挫的意象的錘煉
246 / 佳句意識和苦吟作風
250 / 如何讀杜詩
西學東漸四百年祭 | 254
254 / 四百年祭之三維度
257 / 把正史的眼光與皇帝的趣味一道反思
261 / 《四庫全書》之副冊、另冊
266 / 如何處理國傢尊嚴與開放姿態
桐城派與“文章的清朝” | 272
重迴魯迅 | 276
277 / 龐大的斯芬剋斯
279 / 魯迅給我們留下瞭什麼
287 / 如何推進魯迅研究
魯迅與孔子溝通說 | 293
293 / 沒有偉人及有偉人不知尊重的民族是可悲的
296 / 魯文化與越文化的異質性
298 / 創造一種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閤金式的文明
讀書的啓示及方法 | 301
301 / 讀書對於人類存在,具有本體論的意義
303 / 讀書是開發和釋放中國人力潛力的重要途徑
306 / 讀書是一種終生的旅行、終生的事業
309 / 讀書是我的生命對證思量書中生命的過程
312 / 讀書是一種智慧的實現
318 / 現場問答
從讀書聽取智慧的笑聲 | 322
322 / 書是生命的風帆,承載著生命駛嚮人生的滄海
325 / 書在改變人的命運中,改變瞭人的精神構成
328 / 魯迅、錢锺書小時候都喜歡讀《西遊記》
329 / 關於必讀書
330 / 讀書五法門
335 / 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書中的奧秘
339 / 讀幾本“大書”,可以涵養你博大的胸襟
342 / 要自尊自重,明於鑒識,知所選擇
344 / 把時間立體地用起來
中國敘事學的原理與方法 | 347
347 / 作為人類智慧方式的敘事,以及對之研究的文化戰略思路
349 / “敘事”二字在中國如何得以建立
351 / 結構的動詞性與結構的道與技之辨
355 / 敘事時間的速度與模型
365 / 敘事視角
372 / 用自己的眼光,讀齣自己,讀齣文化,讀齣曆史
文學地理學的本質、內涵與方法 | 377
377 / 使文學接上“地氣”
379 / 在三維耦閤中迴歸文學生命意義現場
383 / “史乾地支”的原生知識結構與詩學雙源
386 / 經史、文史的耦閤與神話的地理思維
391 / 文學地理學四大領域與區域類型的“七巧闆效應”
398 / 文化層麵剖析與“剝洋蔥頭效應”
404 / 族群劃分與“樹的效應”
411 / 空間流動與“路的效應”
417 / 文學地理學的三條研究思路與“太極推移”
423 / 互動性思維與李杜論衡
431 / 交融性思路與“爐竈創造食物”
學海蒼茫,敢問路在何方? | 439
439 / 眼學和耳學之辯
445 / 手學和腳學兼用
453 / 心學是最終的關鍵
現代中國學術方法通論:淵源、層次與總綱目 | 463
463 / 以學術史材料作方法論文章
471 / 途徑、工具及方法論的靈魂
479 / 世界思潮與本土血脈的雙構性
488 / “雙構四點一基礎”的方法論總綱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書中楊義先生從人文地理學、先秦諸子發生學、敘事學、詩學等角度闡釋瞭中國文化的精神。值得一讀!

评分

書中楊義先生從人文地理學、先秦諸子發生學、敘事學、詩學等角度闡釋瞭中國文化的精神。值得一讀!

评分

楊先生學問深厚。

评分

楊先生學問深厚。

评分

楊先生學問深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