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讲述了丝厂工人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他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最i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
《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人生活的 生动写照,余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阐释了整个社会的荒谬。他塑造了一群有着狂热的生活欲望,在生死关头能够坚守尊严、团结一致的小人物,是一部将中国平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描绘得淋漓尽致的杰出作品。
—————————————————————————————————————
入选韩国《中央日报》100部必读书、韩国大学中文教材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10大作品”
余华的小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许三观一家躺在床上吞口水那段,甚至可以用热爱来形容。 热爱一个东西是因为有内心共鸣,或者有相似的体验。倒不是卖血,而是饥饿,不是饥饿本身,而是饥饿刺激的人性之美,无奈中的乐观,悲悯中的幽默。 小的时候,妈妈的身体极差,爸爸好不...
评分余华作为当代中国一位先锋作家,从198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以来,其作品的风格、主题思想和叙述方式都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许三观卖血记》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认为自己首次完全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创作出来的小说,而且通过这部作品的创作,他对掌握人物对话有了更多...
评分同《活着》一样,《许三观卖血记》的时代背景同样选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历史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那是一个“翻身农奴把家当”的时代,那是社会主义在“摸索中前进”的时代,而我从《许三观卖血记》等一批以当时为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我知道,那是一个吃人喝血的时代,...
“这是我偷偷给你做的。儿子们都不知道。” “我不吃了。” “你才吃了一块肉,你把肉都吃了。” “给一乐他们吃,你拿回去给一乐他们吃。”
评分为什么卖血?还不是不平等...
评分其实还好。许三观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他的心真的太善良了,伤害他的人在需要帮助时他又是骂上一顿便又站出来了。他好像不在乎自己的脸面,只要别人能好,他让自己的儿子坐到屋顶替仇家喊魂。为了家人一次次去卖血,只是作者写作的对话总有点硬梆梆的别扭,读起来不是很顺畅。
评分许三观拆东墙补西墙,终于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最后,再也不用担心吃不上猪肝,喝不上黄酒了。
评分其实还好。许三观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他的心真的太善良了,伤害他的人在需要帮助时他又是骂上一顿便又站出来了。他好像不在乎自己的脸面,只要别人能好,他让自己的儿子坐到屋顶替仇家喊魂。为了家人一次次去卖血,只是作者写作的对话总有点硬梆梆的别扭,读起来不是很顺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