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论家保罗·瓦勒里(Pau l Valery)这样描述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他是世界上*聪慧、*挑剔、*严苛的画家”。如今,德加被世人看作是19 世纪晚期*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素描生动逼真、他的色粉画享有“色彩的狂欢”之美誉,这些作品都是西方艺术的*之作。绘画不仅代表着德加对艺术的信念,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德加的素描作品和色粉作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梳理,克里斯托弗·劳埃德描绘了德加在印象派
和后印象派风潮下艺术风格及人生发展的变化轨迹。
劳埃德对德加作品的介绍大体是根据创作时间的先后所进行的,范围相当广泛,题材涵盖了芭蕾舞者(几乎占到其作品的半数之多)、骑师、洗衣妇、女帽商、裸女和不太为人们所了解的风景画。书中的插图共计两百余幅,全面展现了德加作为艺术家非同一般的魅力。
本书包含238 幅插图,其中212 幅为彩图。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1968-1988年间在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的西方艺术部工作,担任馆长并教学。在此期间,他曾被委任为哈佛大学位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及芝加哥艺术学院早期意大利油画研究的访问研究馆长。1988年,劳埃德受聘为英国皇家收藏甄选绘画作品,直至2005 年退休。他目前主要从事写作和组织各种画作题材的展览。他的出版物包括对画家的研究专著、博物馆藏品目录以及对皇家收藏的调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曾经以为自己很熟悉德加,着迷于他笔下的芭蕾舞女和他自画像中迷人的眼神,也在《渴望风流》中见识到他的古怪性格,至始至终以为他是印象派的边缘人物。直到我读了这本书。 与梵高、毕沙罗不同,德加的父亲支持他从事艺术工作,并且对他的选择欣慰而尊重。他有幸能够结识安格尔、马奈等绘画前辈,并且深受启发。他终身未婚,却对女性题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大器晚成(个人觉得他三十几岁时画的历史油画作品并不出色),愈老却愈像个血脉喷张的青年。 这一切都很平常也很幸运,但这一切都很好。 Ps:272页中1903年逝世的应为毕沙罗,并非毕加索,望更正。
评分之前就对德加印象很深,这本书把德加作品大致的时间性列清楚,对我帮助很大。其中德加的练习稿尤其重要。
评分哎呀,作为自己添加条目的第二本书,是本着新鲜滚烫的热乎劲在书店站着看完的。就是对德加作品的介绍,其中除了芭蕾舞者,还有大家不太熟悉的风景画。插图是很高质量啊,平时很难寻到。不吹不黑,属于还行的一类快时尚书。
评分文字特别多!!文字就占了一半,图又很小,没有占满幅,像插图一样。想看图或者临摹的建议不要买。
评分图片很多 其中大量手稿素描很少见。文字比较简单,内容不多,对于德加的艺术生涯有阶段性的介绍。翻译还可以 不太生硬,但是校对不行,法语中的注音符号有时有、有时无,完全不统一。看过原版,中文版对于图片排版保留的比较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