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

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劳伦斯·斯通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226
译者:舒丽萍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3226160
丛书系列:新史学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英国史
  • 英国
  • 英国革命
  • 政治学
  • 英国革命史
  • 社会学
  • 世界史
  • 英国革命
  • 起因
  • 1529-1642
  • 宗教改革
  • 王权与议会
  • 政治变革
  • 历史研究
  • 英国内战
  • 都铎王朝
  • 斯图亚特王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英国内战导致国家分裂,造成浩大的政治变革,至今仍是英国历史上最具决定性和戏剧性的冲突之一。对所有对查理一世与克伦威尔之间激烈权力斗争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部经典著作都是必读书。在这部开创性著作中,劳伦斯·斯通研究了革命的诸多理论,追踪引发了这个不稳定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本版增添了约翰·布鲁尔的一篇新序言。

作者简介

劳伦斯· 斯通(Lawrence Stone,1919—1999),以研究近代早期英国历史而声誉卓著的学者。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1947—1962),后一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1963—1990),主要著作有:《贵族的危机(1558—1641)》《英国16 至18 世纪的家庭、性与婚姻》《交战中的帝国:1689—1815 年的英国》等。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历史编纂学
第一章 革命的理论
第二章 英国革命的社会根源
第二部分 解释
第三章 英国革命的起因
一、预设
二、前提条件,1529—1629年
三、促变因素,1629—1639年
四、诱因,1640—1642年
五、结论
第四章 1985年的重新思考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以托克维尔《法国大革命》为楷模,试图更全面地探讨英国1642年革命原因。在检讨了学界有关该事件起因的各类理论模型后,作者将1642年事件之原因并非由单纯某一因素造成,更非“历史之必然”。作者首先将分为长期的前提条件,中期的促变因素,短期的诱因。长期条件探讨的较...

评分

序言 斯通,痴迷韦伯点非左派学者 第一部分 历史编纂学 1.0革命的理论 革命是暴力使用引起的政府(特定政治结构),政权(宪法架构,xx政体)或社会(共有团体的意识和结构,部落,农民等)的变动 暴力→非必要密集地,不可预见,通常毁灭性地使用武力 拉丁美洲不稳定性→经济精英的...  

评分

第一部分 历史编纂学 第一章 革命的理论 阐述了关于革命的各类政治学、社会学见解 比如查默斯·约翰逊: 针对政府职员A、政治体制B、社区C;领导者为群众1、精英2;两两搭配出现六种革命: A1:自发农民起义;B1:千禧年起义(有乌托邦梦想);C1:无政府主义叛乱 A2:雅各宾派共...  

评分

第一部分 历史编纂学 第一章 革命的理论 阐述了关于革命的各类政治学、社会学见解 比如查默斯·约翰逊: 针对政府职员A、政治体制B、社区C;领导者为群众1、精英2;两两搭配出现六种革命: A1:自发农民起义;B1:千禧年起义(有乌托邦梦想);C1:无政府主义叛乱 A2:雅各宾派共...  

评分

本书以托克维尔《法国大革命》为楷模,试图更全面地探讨英国1642年革命原因。在检讨了学界有关该事件起因的各类理论模型后,作者将1642年事件之原因并非由单纯某一因素造成,更非“历史之必然”。作者首先将分为长期的前提条件,中期的促变因素,短期的诱因。长期条件探讨的较...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试图在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和辉格派的宪政观点之外找到新的解释,最后在韦伯的引领下与托克维尔坐上了同一条船。西方历史学已渐成社会学的验证工具,“以史为鉴”从属于各种逻辑模型。

评分

这本书还是太简略了,很多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展开写。可能只有很熟悉史料的人才能理解其中大量点到即止的论述。此外,这本书的翻译不太好,很多句子翻译的很拗口。

评分

论文式行文。部分翻译拗口,啰嗦无趣,翻了大半,已弃。

评分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看似逆当时欧洲大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潮流而动的英国革命某种意义上印证了这句话 除了长期原因的论述和条件的预设,这本书写得非常吸引人,尽管作者还是带有一点辉格派情绪,在我看来总是有希望变革但不太赞成暴力革命的一点潜台词…材料很丰富,行文让人激动,很让人有一口气看完的欲望

评分

关于革命理论的部分可以很容易看出受到政治社会运动理论的影响;斯通给出的解释是:都铎王朝的不稳定政治结构、1529-1629年的经济变动、社会变迁、外部威胁消失、信任危机、反对派兴起、新价值观传播等多项因素是前提条件,1629-1639年间的一系列促变因素(扩张中央集权、提升宗教控制力)将政府崩溃从可能性提升到盖然性;1640-1642年的局势恶化(苏格兰问题、爱尔兰问题、反对派的发展)将其提升到必然性领域,革命由此爆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