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

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刘统
出品人:
页数:5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7-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46211
丛书系列:决战
图书标签:
  • 解放战争
  • 中原
  • 西南
  • 军事历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民党
  • 共产党
  • 战略战役
  • 历史研究
  • 战争纪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讲述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进军大西南、征战万里、把红旗插上青藏高原等。书中内容包括:飞返太行、针锋相对战上党、平汉战役军政双胜、“和平民主新阶段”、黄河归故斗争、坚持中原、中原突围、铁流千里、艰难岁月、两路出击、鏖战鲁西南、歼灭“天下第一旅”、乌云笼罩的日子、翻过山顶、从“高树勋运动”到“王克勤运动”、横扫晋南、豫北攻势、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大别山站住脚、挺进豫西、大别山反围攻、出击平汉克洛阳、从宛西到宛东等。

作者简介

刘统,著名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著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等。他是“解放战争”系列丛书的“总策划”。

目录信息

第1章 飞返太行
第2章 针锋相对战上党
第3章 平汉战役军政双胜
第4章 “和平民主新阶段”
第5章 黄河归故斗争
第6章 坚持中原
第7章 中原突围
第8章 铁流千里
第9章 艰难岁月
第10章 两路出击
第11章 鏖战鲁西南
第12章 歼灭“天下**旅”
第13章 乌云笼罩的日子
第14章 翻过山顶
第15章 从“高树勋运动”到“王克勤运动”
第16章 横扫晋南
第17章 豫北攻势
第18章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19章 千里跃进大别山
第20章 在大别山站住脚
第21章 挺进豫西
第22章 大别山反围攻
第23章 出击平汉克洛阳
第24章 从宛西到宛东
第25章 战襄樊
第26章 巩固中原解放区
第27章 新式整军与秋季攻势
第28章 决战淮海
第29章 堵截黄维兵团
第30章 双堆集大血战
第31章 打过长江去
第32章 突破天堑追残敌
第33章 向大西南进军
第34章 西南国民党军起义投诚
第35章 进军西藏
第36章 红旗插上世界屋脊
参考书目
中原解放战争各战略阶段国共双方序列表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于刘邓大军战史的书很多,选此书读,是以前读过作者的《东北》、《华东》解放系列的著作,觉得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尚能提供些真实材料,比如解放区土改等。此书的优点是脉络清晰,从上党战役至解放西藏,取舍详略得当。尤其在刘邓挺进大别山问题,虽不敢下结论,但根据材料,...

评分

关于刘邓大军战史的书很多,选此书读,是以前读过作者的《东北》、《华东》解放系列的著作,觉得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尚能提供些真实材料,比如解放区土改等。此书的优点是脉络清晰,从上党战役至解放西藏,取舍详略得当。尤其在刘邓挺进大别山问题,虽不敢下结论,但根据材料,...

评分

关于刘邓大军战史的书很多,选此书读,是以前读过作者的《东北》、《华东》解放系列的著作,觉得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尚能提供些真实材料,比如解放区土改等。此书的优点是脉络清晰,从上党战役至解放西藏,取舍详略得当。尤其在刘邓挺进大别山问题,虽不敢下结论,但根据材料,...

评分

关于刘邓大军战史的书很多,选此书读,是以前读过作者的《东北》、《华东》解放系列的著作,觉得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尚能提供些真实材料,比如解放区土改等。此书的优点是脉络清晰,从上党战役至解放西藏,取舍详略得当。尤其在刘邓挺进大别山问题,虽不敢下结论,但根据材料,...

评分

关于刘邓大军战史的书很多,选此书读,是以前读过作者的《东北》、《华东》解放系列的著作,觉得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尚能提供些真实材料,比如解放区土改等。此书的优点是脉络清晰,从上党战役至解放西藏,取舍详略得当。尤其在刘邓挺进大别山问题,虽不敢下结论,但根据材料,...

用户评价

评分

五十五万字,详细程度肯定比王树增的《解放》要好,名为中原西南解放战争,但是内容分配不均衡。共36章内容,从上党之战写到淮海就用了30章,最后解放西南只用了6章,其实也可以理解,西南没有大规模的战役,两个月消灭了90万敌军,还多为起义。蒋放着胡琏、黄百韬、邱行湘、裴昌会、罗广文这些战将不用,净用些胡宗南、刘峙这样的饭桶,江山不丢也难。二野转战万里,从太行山打到大别山,最后进军喜马拉雅山,离不开刘伯承的有力指挥。千里跃进大别山作为反攻前的序曲,外加邓的光环,在后来的历史书写中被放在了极为瞩目的地位,粟裕应该从中吸取了教训,对让他过江的命令拒绝了,他是对的。全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史料来源近乎一边倒,对面的资料少的可怜,KMT史料出场频率最高的居然是淮海战役章节里引用的《杨伯涛回忆录》。

评分

内容比较扎实,对待在战争期间犯下的错误也没有隐晦。可以看到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错误,也会有失败。但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可以获得胜利!

评分

内容比较扎实,对待在战争期间犯下的错误也没有隐晦。可以看到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错误,也会有失败。但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可以获得胜利!

评分

资料来源狭窄单一,没有对手的声音。观念过于正统,像“豫东战役”这种决定性的转折之战居然放在“战襄樊”一章里,太不合理。

评分

五十五万字的大部头啊,读了好几个月才读完。 不过确实精彩,刘邓的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前期,为了给山东和延安缓解防御压力,几次杀入中原地区,不为体面的胜利,就为了吸引火力,当炮灰。部队有的撤退出来了,有的就在当地打游击,为大局做出了巨大牺牲。 后来,终于从游击战熬到了大兵团作战,淮海战役中,刘邓的二野负责第一个大兵团歼灭任务——黄维兵团,打不好的话,后面的杜聿明兵团可能也无法歼灭。 看刘统写的党史,看着部队从游击队一步一步的壮大成二野,竟然有打网游一般的升级打怪的爽感。 我们的现代史教材如果都让刘统来写,估计大家都会靠高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