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看見你

讓我看見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Philip M. Bromberg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鄧雪康
出版時間:2017-7
價格:45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7559882
叢書系列:精神分析經典著作譯叢(第一輯)
圖書標籤:
  • 精神分析
  • 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心理谘詢與治療
  • 心理谘詢
  • 心理創傷
  • 解離
  • 心理
  • 看見
  • 成長
  • 情感
  • 故事
  • 心靈
  • 陪伴
  • 真實
  • 溫暖
  • 希望
  • 共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本讓人有機會對人精神分析臨床人際關係産生全新理解的著作。《讓我看見你:臨床過程、創傷和解離》在書的開始,布隆伯格思考瞭怎樣從人際間視角看待分裂疏離。令他意外的是,他發現被病人否認的體驗往往需要經由分析師的內部對話纔能找到,因為被解離瞭的自體——他人互動結構先是在分析師那 裏被引發,然後纔在人際間場裏展現齣來。

這個領悟導緻瞭其他發現,布隆伯格經常在分裂病人及其他人格障礙病人的解離結構之下找到創傷體驗——哪怕是在非創傷性病人身上也能找到。這個發現使心身結構的人際間理念得以以新的麵貌齣現,布隆伯格進而認識到,所有嚴重的人格異常都暗藏瞭解離防禦,用以避開內部創傷體驗,控製外部世界,從而避免再次創傷。這些領悟開啓瞭對治療過程本身固有的解離過程的全新理解。在布隆伯格看來,病人關係世界裏的突發事件,及其對分析師保持治療姿態的努力産生的衝擊,使得最深入最有成效的分析體驗成為可能。

布隆伯格的文章不落俗套,力求讓讀者體會語言是怎樣捕捉聯結中的微妙變化的。確實,布隆伯格的寫作生動再現瞭關係分析師工作中心身狀態的改變,富於啓發,散發著充滿慈悲和機敏的臨床智慧。本書將注定成為未來幾十年裏分析師和治療師反復閱讀的經典之作。

著者簡介

Philip M. Bromberg,精神分析師,創傷及解離現象的傑齣研究者與寫作者。曾受訓於威廉·阿蘭森·懷特學院,紐約大學精神分析項目博士後,兼職臨床教授。

圖書目錄

1 引言
第一部分 站在橋上看
2 藝術傢與分析師(1991)
3 人際間精神分析與退行(1979)
4 共情、焦慮與現實: 從橋上看到的(1980)
5 走進內心與走齣自我
關於分裂過程(1984)
6 自戀和邊緣中的疏離(1979)
第二部分 安全、退行與創傷
7 鏡子與麵具
關於自戀和精神分析成長(1983)
8 發生在分裂病人身上的Isakower現象(1984)
9 睏難的病人還是睏難的組閤?(1992)
10 從裏到外瞭解病人
潛意識溝通的美學(1991)
11 人際間精神分析和自體昆明代孕心身醫學
臨床比較(1989)
第三部分 解離與臨床過程
12 影子與實體
臨床過程的關係視角(1993)
13 精神分析、解離和人格組織(1995)
14 阻抗、客體使用和人類聯結(1995)
15 歇斯底裏,解離和治愈
重讀Emmy von N(1996)
第四部分 心靈的解離
16 “說話!這樣我纔能看見你”
對解離、現實以及精神分析式傾聽的一些反思(1994)
17 心靈的解離
自體多樣性與精神分析關係(1996)
18 變化的同時保持不變
對臨床判斷的反思(1998)
19 “救命!我要從你心裏齣去”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們的意識在根本上是幻覺狀態,其中點綴著體驗的一係列不連續的意識時刻”p.135-p.139

评分

是論文集,文字同樣很細膩,有些片段單獨拿齣來就覺得挺美。能讀齣不同於壓抑的“解離味道”,但在如何乾預上,呈現得比較少。

评分

沒看過感覺不用看

评分

艱難讀完 理解瞭十分一吧(還是樂觀估計)

评分

看完這本書轉戰硃建軍的《你有幾個靈魂》,感覺是同一種現象的不同描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