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約翰•鮑爾比依戀理論係列的第二捲。本書主要探討瞭嬰幼兒與撫養者(主要是母親)分離的種種情況對其造成的影響。親子之間的分離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離的時間長短、分離期間是否有穩定的替代照顧者以及母親的態度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鮑爾比認為,某些形式的神經官能癥和人格障礙形成的原因,要麼是由於剝奪瞭母親的照顧,要麼是由於幼兒與母親人物的關係存在斷裂點。母親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對於決定幼兒的情緒狀態具有最重要的意義。
★編輯推薦:
鮑爾比提齣的依戀理論被心理學界公認為20世紀親子關係領域具有革命性的成就。
瞭解四種依戀類型,讓孩子形成安全依戀。
幫助為人父母者理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名人推薦:
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研究關注母嬰分離對兒童造成的影響,希望這套書的齣版能夠讓中國的父母重視兒童的早期養育,也期待這套書中的理念能夠推動中國研究,能嚮大眾普及相關的科學育兒的理念,增加大傢對嬰兒以及對母嬰關係的理解。
——易春麗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院講師
閱讀鮑爾比的係列書籍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並重視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義,雖然分離在這個快速的社會裏顯得稀鬆平常。
——施琪嘉
武漢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 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主席
約翰•鮑爾比是英國精神病學傢、心理學傢,母愛剝奪實驗和依戀理論的創始人。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醫學和心理學。1946—1972年以陸軍精神病學傢的身份長期在塔維斯托剋診所和人類關係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兒童和傢庭精神病方麵的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他係統研究瞭母愛剝奪對人格發展的不良影響,提齣瞭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理論。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与依恋理论的渊源发端于他21岁时,那时,他在一个少年管教所接触了两名因早年母亲照料不良而出现严重行为问题的少年,他们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年后,他系统地对44名缺乏母亲照料的问题青少年(主要是小偷)进行了观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缺乏早...
評分没有和母亲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无法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世界充满不信任,投射到自己身上,就是最基础的、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 失去和母亲的连接后,基础安全感几乎立刻跌到冰点。当那些尘封的记忆都沉淀到潜意识最底层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自...
評分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著述的,他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系统地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并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三本最...
評分一个人所有的爱、温暖、朝向世界的勇气都来自于童年的安全基地。但是,“安全基地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的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婴儿与母亲间的心理的状态”(薇薇安.格林)。安全基地的建立最初的联结就是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
評分在生命的头三年里,个体如果经历了长期的分离或者反复出现的分离,那么分离将会永远存在于他的生活中。 “婴儿期最大的恐惧来源是孤独” 如果不是因为很多人对幼儿分离有这么多的误解,我们也没必要在本书中呈现如此丰富的资料,这些误解包括:当孩子短暂离开父母,与陌生人待在...
4係統闡述恐懼的産生和發展,分離對依戀關係的影響,第三部分對我來說最有用。依戀對象的可得性很重要。
评分鮑爾比關於依戀理論的研究著作,裏麵較多,實驗,測量,統計等心理研究的相關內容,適用於對鮑爾比有興趣的研究者,也適用於研究依戀理論的心理者。非大眾心理心理讀物。
评分心理學
评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14/7014030151002013.shtm
评分關於分離與恐懼的研究印象非常深刻,非常生動的描述以及詳細的實驗數據,很有說服力。且在谘詢工作中連續觀察到恐懼的癥狀與客體喪失的相關,摺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