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的红楼梦世界?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穷十年之功,潜心研究,读出那些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得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悟:
编辑推荐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唐诗的多维视野》《唐诗新思路》等,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全球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断断续续听了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研究有一年多了, 觉得还不过瘾, 想通过阅读的方式进一步学习, 如果说蒋勋老师是通过细节的品读,开启我们对红楼梦微观视角的领悟, 那么欧丽娟老师给人打开的将是更加宏观的视野, 想要进一步研究红楼梦的小伙伴可以加入【红楼梦阅读小组】 ...
评分还没听完,已经发现欧老师的整套红楼课程,一条重要线索就是花样式黑黛玉,而且还是手段高超的高端黑。 首先,欧老师一次次有意无意地向学生强调“林黛玉绝对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而是贾府中受尽万千宠爱的宠儿,地位等同于宝玉”。并分别找出贾母疼爱黛玉,贾政、元春欣...
评分社交媒体“知乎”上有一个热帖《如何看待〈红楼梦〉排在“死活读不下”榜单第一位》。一位网友“推荐红学学者欧丽娟老师讲《红楼梦》的公开课”,获得最多点赞。这名网友的理由是,“欧丽娟是我少见的学者。少见在于她是用 读者 视角去鉴赏《红楼梦》,而不是用 信徒 脑袋瞻仰 ...
纵横捭阖,但极其主观。举一例,欧老师讲到某版剧集安排黛玉遭下人冷眼后默默哭泣,突然说道“怎么可能?她会跑到贾母面前去哭的!”在欧老师眼里,林黛玉就是个小人,那论述的客观性从何而来?
评分很受启发。最最喜欢的欧老师,学院派的研究果然有理有据最靠谱。
评分欧丽娟批评:欧丽娟当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所以她对任何虚弱、无力的人生形态几乎都是不赞成的,导致她几乎对林黛玉投去了嘲讽的目光,就连林黛玉听到《牡丹亭》绝倒的插曲也几乎不现出任何同情唯美的角度,这又是很不应该,非常遗憾的,尽管这是教导课堂的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立意。她的课堂与书本中总是有一种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审思,她不同情弱者,也拒绝低效的眼泪,少了点人情味,却多了力量感。
评分欧的最大问题从听她讲课的感觉,就是她似乎讲不出某些人物超出个人体验层面的认识,也许不是get不到而是讲不出,比如宝钗那种透彻私非人的消极心态,比如凤姐那种“加倍奉还”的职场斗士模式,比如晴雯那“天高纸薄”的现代人普遍处境,比如所有正反人物在翻了案之后其实还可以再翻回去……
评分台大中文系教授欧丽娟关于《红楼梦》解读的课程实录之一,采取文本细读和背景重现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试图进入《红楼梦》作者的内心世界,还原这部作品的本原意蕴,对红学史上的诸多定见,都提出了新的判断与观点。考据细致的同时,还注重引入西方文化研究、文艺批评和社科相关理论辅助研究,蔚为可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