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贪图邻人的房产。不可贪爱邻人的妻子、奴婢、牛驴或他的任何东西。(《旧约·出埃及记》)
☆新新闻主义之父 盖伊·特立斯 惊世骇俗之作 九年性爱之旅,终朝袒裎相见
☆以性爱视角窥见20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变迁
--------------------
1925年,纽约的落魄地下书商塞缪尔·罗思在自己创办的杂志上最早连 载了《尤利西斯》,此后他还出版售卖了《欢场女子回忆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爱经》等书籍,频繁被定罪判刑。1956年,“罗思诉美利坚合众国案”罗思败诉,入狱五年,但该案判决书中对淫秽作品的定义解放了大批步罗思后尘的出版商、制作人。
1953年,退伍军人休·海夫纳在芝加哥自己的厨房桌上组稿、编辑,推出了《花花公子》创刊号,后来迅速成为美国销量增长最快的杂志;1957年,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开始用自制的“性交机器”来研究性满足的秘密;1968年,约翰·威廉森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克拉默创办了自由性爱的砂岩俱乐部;1973年,一位计划描绘美国性开放和中产阶级色情消费主义盛行的作家盖伊·特立斯走入了纽约住所附近的一家按摩院,花15美元“享受”了一次服务,并这样开启了自己的性爱奥德赛……
1981年首次出版,《邻人之妻》就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写实的描写而震慑了美国社会。特立斯以奇迹般的新闻勇气和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建基在新的道德基础上的新世界,带领我们领略了花花公子宅邸、最高法院、按摩院的后院与温床,展现了色情产业、群交文化的兴起,相应的对抗淫秽色情的法律努力,以及普通人的性心理和性观念。虽然话题涉及下半身,但特立斯的写法并不轻佻,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
一部有关性的“天路历程”……几乎不会有人比特立斯在性革命的最前线走得更远。——《大西洋月刊》
一流的作品,内容相当精彩,其中的社会信息不断累积:美国人的性已经彻头彻尾改变了。——《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写的是当代生活最有爆炸性的话题,性和道德,同时还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斯蒂芬·巴赫,美国作家
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 1932年2月7日—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曾任职《纽约时报》十年,长期为《纽约客》(The New Yorker)、《时尚先生》(Esquire)等杂志撰稿。
特立斯的雄心是“将非虚构写作提升到前人未至之境,一探虚构作家之禁脔,与同侪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一较短长”,不仅将文学技巧引入纪实书写,更对美国社会作了切片般的精准分析。
他受《时尚先生》之邀采写的特稿《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是新新闻风格的代表性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非虚构书写”、“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杂志文章之一”、“《时尚先生》刊登过的最好文章”,并收录进“企鹅现代经典”。《王国与权力》位列“关于新闻业,五本最好的书”;《被仰望与被遗忘的》《邻人之妻》等作品也无愧时代经典。在他笔下,没有失败者、小人物、零余人,所有人都是主角般的待遇、一切都鲜活无比。全世界特稿记者视其为新闻书写的典范。
特立斯于2011年获颁诺曼•梅勒卓越新闻贡献奖。
不可贪邻人之妻 是圣经里的一条戒律,作家以此为名,似乎是劝诫读者不要犯淫邪之罪,然而内容却恰恰相反。因此本书书名可以叫邻人之妻,亦可以叫隔壁老王。 本书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美国性解放的历史。最有意思的是,作家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了下来,作为本...
评分阅读盖伊·特立斯的非虚构作品,总是像加入了一场文字的盛宴。 《邻人之妻》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名字,让人联想到《邻家女孩》,却更加一层香艳的意味。然而在这样一个香艳名字的后面,其实是作者盖伊·特立斯通过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那场性解放运动深入其中的观察与...
评分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是一位忠实冷静的观察者。可是,当他把目光转向性爱这个隐秘的话题时,还是招致了不少非议。与此同时,1980年特立斯刚刚写完的《邻人之妻》还没卖出去一本,他的账上就多了数目不菲的400万美元,昭示着这个题材超乎想象地受人欢迎。这也导致这本书比...
过于好看,哪怕是最高院审理哈姆林案件那段,应该是全书最无聊的一段了,也是过于好看了。当然,放在9012年来看,性这种话题几乎显得既陈旧又无聊,可是融入性的写作手法真的是牛逼了,最后几十页,了解到特立斯作为一个写作者、观察者以及参与者,如何进入一个又一个单独个体的“内心世界”,真的很佩服。但是,他人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非虚构的写作者,真的可以全盘掌握吗?
评分约.布和朱迪斯、约.威和芭芭拉,还有被儿子杀了的母亲,同个团体内的人目的不同,手段也不同,当然结果也不同,这个很好理解。不能理解的是,砂岩也有领导,有下属,构建的另外一种规则制度下的小社区,区别在于这里传统道德伦理已经不受重视,那么这个和古代大宅子里形成的独特的规则是否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书中说道德是一种手段,核心目的是控制,其实规则,思想也是一样都是手段,目的都是控制,控制往自己意愿的方向发展。
评分已购。又开眼界了,五十年前的美国性解放记录。从具体人物入手,以海夫纳的花花公子杂志盛衰和威廉森夫妇的自由性爱砂岩社区为主线,间以描绘按摩店主、模特、法官、律师、保险业务员等各色人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的所思所想,很能以小见大了~真希望这样的非虚构写作能保持连续性,让人看看五十年后的美国是如何的。
评分过于好看,哪怕是最高院审理哈姆林案件那段,应该是全书最无聊的一段了,也是过于好看了。当然,放在9012年来看,性这种话题几乎显得既陈旧又无聊,可是融入性的写作手法真的是牛逼了,最后几十页,了解到特立斯作为一个写作者、观察者以及参与者,如何进入一个又一个单独个体的“内心世界”,真的很佩服。但是,他人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非虚构的写作者,真的可以全盘掌握吗?
评分感觉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性解放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