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2》是二十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称波伏瓦为“女性主义思想的泰斗”、“女权主义的思想导师和旗手”。书中援引大量实例,翔实生动,一改普通理论著作的枯燥晦涩,读来趣味横生。波伏瓦作为思想家是超越时代的,她在《第二性2》中指出的很多问题直到今天还是社会的顽疾,有些甚至愈演愈烈。在原著出版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反观这本书,更能引起切身思考。《第二性2》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一)本书概述 “长时间以来我犹豫不定,是否写一本关于女人的书。这个主题,尤其对女人来说,是不快的,而且不是全新的。”——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维护,这是《第二性》的开篇语。 诚然,...
anyway我被波伏娃毒害了,我怀疑已久的赤裸裸的真相
评分“做女人最大的不幸,说到底,就是不了解这是一种不幸。”
评分平静地揭穿了男权社会极力维持的性别的等级(列举白人对待黑人的态度时的相似性显得格外惊心动魄),又忧虑地指明了女性的消极和“共谋”。但她并未反过来贬低和指责男性,因为看出了你死我活的敌对圈套之无意义。这种平和与自信真令人尊敬。世界上的一切生存者,无论谁怎样否定或希望之成为客体,仍然是主体。巴尔扎克建议男人“一面说服她是女王,一面把她当奴隶”,相比起来就显得卑鄙了。
评分不认为这是本只有女性该读的书。波伏娃抨击的是向来把女人视为客体的男人,和从来不敢把自己当成主体的女人。她强调的不囿于内在性,寻求超越性,忘我,是每个渴望独立自由的人都应该追求的,而不单单是针对女性所提出的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她仅仅当成是女性主义的代言人简直委屈。 p.s.小情侣们真的不考虑看一下这个书吗?我觉得看这个书可以免去吵好多次无谓的架啊???? 还有,看完这个书彻底对巴尔扎克路转黑???? 最后表白Beauvior,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受感情生活搅缠的时候还奋笔疾书?!真是我女神,没有之一。
评分看过《第二性》之后,我的人生从此多了一个要求(或者称之为需求):要不断不断地阅读波伏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