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套装上下册)

街道的美学(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芦原义信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尹培桐
出版时间:2017-5-1
价格:8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404398
丛书系列:城市设计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建筑
  • 日本
  • 建筑理论
  • 城市设计
  • 城市规划
  • 芦原义信
  • 设计
  • 景观
  • 街道美学
  • 城市设计
  • 建筑美学
  • 公共空间
  • 都市生活
  • 景观设计
  • 人文地理
  • 城市文化
  • 视觉美学
  • 社会空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我以为这乃是此书的很大特点。

该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芦原义信(1918—2003年),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著有《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等书。

目录信息

目录
006 第一章 建筑的空间领域
006 1.内部与外部
014 2.墙的意义
027 3.城郭
036 第二章 街道的构成
036 1.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050 2.街道的构成
055 3.宽与高之比(D/H)
060 4.广场的美学
069 5.阴角空间
073 6.下沉式庭园技法与密接原理
092 7.第一次轮廓线与第二次轮廓线
108 8.俯视景观
112 9.室外雕塑的意义
116 第三章 关于空间的几项考察
116 1.小空间的价值
125 2.夜景——“图形”与“背景”的反转
139 3.留下记忆的空间
144 第四章 世界街道的分析
144 1.几个问题
148 2.澳大利亚帕丁顿的联排住宅与京都的町家
154 3.意大利奇斯台尼诺与爱琴海希腊诸岛
165 4.波斯街道——伊朗伊斯法罕
175 5.昌迪加尔与巴西利亚
190 第五章 结束语
198 后记
201 参考文献
《街道的美学》 (下)目录
004 第一章 关于空间领域的考察
004 1. 墙型建筑与地板型建筑
014 2.内眺景观与外眺景观
028 3.中心的丧失
036 第二章 景观的构成
036 1.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中的应用
043 2.水边的美学
060 3.街道的指标—— D /H 与W/D
070 4.绿化的美学
077 5.城市的色彩
080 第三章 对住宅和城市环境的建议与探索
080 1.社区性与私密性
094 2.住宅与庭园的探索
100 3.城市美化的进展
107 4.商业街的变迁——从旧货市到步行商业街
114 5.城市空间中的表演
132 第四章 世界景观的分析
132 1.埃菲尔铁塔与东京塔
145 2.米兰商场与浅草寺前街
155 3.世界的桥
172 4.德国南方中世纪街道——罗曼蒂克之路巡礼
182 5.威尼斯街角上的思索
196 第五章 结束语——现代建筑展望
204 后记
207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把空间看成“图形”还是“背景”,这对建筑空间或城市空间的充实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所以它是个重要课题。例如意大利空间是“图形”式的,日本的道路空间是“背景”式的,因而就可以促使我们更好的去考虑“图形”式的构成。最近,"图形"与“背景”问题,从作为w迈茨的“视觉法则...

评分

芦原义信是一位建筑师,他眼中的街道,是放大的建筑,他用研究建筑的思路和角度,从街道的宽度/两侧建筑的高度之比,从两侧建筑外立面的材料及附着物,从街道中的“阴角空间”,从空间的内部性与外部性等等城市/交通规划研究者很难考虑到的方面去对街道进行重新的思索,其结果...  

评分

作者静静地站在,一条日本的街道上。观察过往的行人车辆,想着一些关于尺寸事情。而那些来自爱琴海周边的窗台以及上上下下的石阶、那些来自波斯沙漠中密集而拥挤的房屋和小巷、那些来自意大利中世纪古老而遥远的广场以及印度一座远近闻名的现代城池,还有在那些地方生活和行走...  

评分

外行人评说内行书,多少是不自量力的。所以下面的文字和评论无关,只是籍了这本书的想法,做好了贻笑大方的心理准备:) —————————————— 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有不少冠名为广场的空间。比如在广州,繁华地段的天河区就有正佳广场,越秀区有海珠广场,越秀区...  

评分

把空间看成“图形”还是“背景”,这对建筑空间或城市空间的充实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所以它是个重要课题。例如意大利空间是“图形”式的,日本的道路空间是“背景”式的,因而就可以促使我们更好的去考虑“图形”式的构成。最近,"图形"与“背景”问题,从作为w迈茨的“视觉法则...

用户评价

评分

毕竟是一生研究还是有用的啊!!!

评分

真不错的普及型读物

评分

顺手借过来的书,只有上册,很喜欢这种“人情派”建筑师,“建筑和街道最终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有大多数人愉快和感动的更稳定的体系”

评分

学习到了许多理念,作者最鲜明的观点应该是“格式塔”的构图美学。第二册比第一册稍弱一些。

评分

很有意思的一套书,看完总会忍不住去审视身边的街道。当我们习惯了柯西布耶的现代性思维建筑,那种简洁大气的现代之美也让我们选择性忽视了许多人性之美,这也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那本书所传递的观点。整体看第一本更有料,西欧和东亚建筑的对比很有启发,许多建筑的思考框架都可以根绝这套书去开展,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建筑也是,很多看上去的习以为常其实背后隐藏着许多的生活习惯、抗争和秘密,以及某些人的理想和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