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朝乾隆时期孙嘉淦伪稿案表达政治异见的媒介奏折切八个案研究,作为一个移动的政治媒介,孙嘉淦妻稿贯通起民间的传播节点,展现了18世纪中国政治信电民间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同时,在追查伪奏稿首逆的过程中,围绕政治媒介民间与朝廷、朝廷内部又一一展开了互动关系,为人们呈现出镶嵌在媒介中的帝国政治文明。因此,政治媒介形塑了这一政治事件,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视窗,以观察18世纪帝国的统治状况。
本书适合新闻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考阅读。
詹佳如,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看这类书还是有助于对德布雷的媒介学的理解的~ 挖到了一篇达恩顿的文献,开熏!这类毕业论文做起来应该还是有趣的(婉拒一切纯理论的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一口气读完!虽然乾隆朝伪稿案已有很多制度史政治史方面的研究,但从媒介学角度的接近还是很有新意。此书的关注点是民间传播网络本身,其本身就是问题!整个论证过程也大致讲清楚了传播是如何重塑18世纪政治实践。行文颇受《叫魂》一书的影响,美中不足的是叙述伪稿案细节时,几乎都是用文字叙述,若能用图表图示来说明伪稿的传递过程可能更加易于读者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