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腆紀傳

小腆紀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清] 徐鼒 撰
出品人:
页数:903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28
价格:8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33967
丛书系列: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图书标签:
  • 南明
  • 明清史
  • 历史
  • 纪传
  • 徐鼒
  • 中华书局
  • 2018
  • 纸质书
  • 历史
  • 传记
  • 古代
  • 中国
  • 文献
  • 典籍
  • 仕途
  • 忠臣
  • 儒家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腆纪传》是清人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明史,全书共六十五卷,补遗五卷。作者徐鼒为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采野史、方志、诗文集,加以考证,成《小腆纪年附考》二十卷,为南明史中较完备的一种。其晚年就《小腆纪年附考》同时期的各个人物编成《纪传》,未完稿即病死,其子承礼整理补订成书。两书虽叙写同时期的史事,但前者用编年体,后者用纪传体,一以年经,一以人纬,两书并行,对南明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

作者简介

徐鼒(1810—1862)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生于清嘉庆十五年,卒于同治元年,年五十三岁。性至孝,负经济才。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官福建延平府知府,卒于官。徐鼒于道光三十年(1850)入清朝史馆,着手研究南明史。徐鼒学通经史,撰述颇富,博及四部,有《淮南子校勘记》、《楚辞校注》、《小腆纪年》、《补毛诗》、《尔雅注疏》、《明史艺文志补遗》、《老子校勘记》等,并行于世。

徐承礼,徐鼒之子。徐鼒根据《小腆纪年附考》改写《小腆纪传》一书,书没做完就去世了,由他的儿子承礼加以整理补订,分为六十五卷,并附补遗五卷。

目录信息

出版者说明
叙录(徐承礼)
卷第一 纪第一 弘光上
卷第二 纪第二 弘光下
卷第三 纪第三 隆武 绍武
卷第四 纪第四 永历上
卷第五 纪第五 永历中
卷第六 纪第六 永历下
卷第七 纪第七 监国鲁王
卷第八 列传第一 后妃
卷第九 列传第二 宗藩
卷第十 列传第三
卷第十一 列传第四
卷第十二 列传第五
卷第十三 列传第六
卷第十四 列传第七
卷第十五 列传第八
卷第十六 列传第九
卷第十七 列传第十
卷第十八 列传第十一
卷第十九 列传第十二
卷第二十 列传第十三
卷第二十一 列传第十四
卷第二十二 列传第十五
卷第二十三 列传第十六
卷第二十四 列传第十七
卷第二十五 列传第十八
卷第二十六 列传第十九
卷第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
卷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二
卷第三十 列传第二十三
卷第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四
卷第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五
卷第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六
卷第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七
卷第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八
卷第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九
卷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
卷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一
卷第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二
卷第四十 列传第三十三
卷第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四
卷第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五
卷第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六
卷第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七
卷第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八
卷第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九 义师一
卷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 义师二
卷第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一 义师三
卷第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二 忠义一
卷第五十 列传第四十三 忠义二
卷第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四 忠义三
卷第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五 义士
卷第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六 儒林一
卷第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七 儒林二
卷第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八 文苑
卷第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九 遗臣一
卷第五十七 列传第五十 遗臣二
卷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一 逸民
卷第五十九 列传第五十二 方外
卷第六十 列传第五十三 列女
卷第六十一 列传第五十四 宦官
卷第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五 奸臣
卷第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六 贰臣
卷第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七 逆臣一
卷第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八 逆臣二

补遗卷一 列传 宗藩
补遗卷二 列传
补遗卷三 列传 儒林
补遗卷四 列传 文苑
补遗卷五 列传 孝友
补遗考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明自崇祯二年己巳以来,民变起于西北,清人虎视关内。二难并臻,国步维艰,终至于北都倾覆,毅宗身殉社稷。斯诚仁人慨叹,烈士饮泣之秋也。天下事虽如此而尚有可为:弘光之践祚南都,隆武之嗣统闽粤,永历之建号黔滇,首尾十八年,地方数千里。不能有所恢复,疆土日蹙,以迄于亡,其故何哉?文嬉于内,武哄于外。中兴之策未闻,贿赂先通;四方之志不见,女乐乃进。君臣如此,不亡奚待?但悲烈臣义士之愿不遂,孤忠效节之死无报耳。然先贤所谓仁者,成败利钝不能动其心,货财名势不能移其志,事虽不就,又何伤于其人哉!屈大均诗曰: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可作结语。

评分

按需。

评分

明自崇祯二年己巳以来,民变起于西北,清人虎视关内。二难并臻,国步维艰,终至于北都倾覆,毅宗身殉社稷。斯诚仁人慨叹,烈士饮泣之秋也。天下事虽如此而尚有可为:弘光之践祚南都,隆武之嗣统闽粤,永历之建号黔滇,首尾十八年,地方数千里。不能有所恢复,疆土日蹙,以迄于亡,其故何哉?文嬉于内,武哄于外。中兴之策未闻,贿赂先通;四方之志不见,女乐乃进。君臣如此,不亡奚待?但悲烈臣义士之愿不遂,孤忠效节之死无报耳。然先贤所谓仁者,成败利钝不能动其心,货财名势不能移其志,事虽不就,又何伤于其人哉!屈大均诗曰: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可作结语。

评分

按需。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