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病毒已经借助教育、媒体、网络和信贷感染全球,
无论西方或东方,前所未见的“自恋时代”正在形成!
...................
※编辑推荐※
☆ 自恋文化由来已久,早在希腊神话中就有那耳喀索斯的故事,但是近半个世纪,自恋文化已借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飞速传播至全球 ,最终造就了今天的“自恋时代”。本书以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为脉络,全方位阐释‘自恋’的前身、自恋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整个进化过程。
☆ 整容潮流、金融危机、网络色情、感情出轨、校园霸凌、反社会事件、信仰缺失……这一切的幕后根源都是现代人心中膨胀的自我意识?看两位心理学家如何从专业视角对社会乱象进行另类解答。
☆ 集合大量现实案例,以媒体报道和名人轶事为引,循序渐进道出应对自恋流行趋势的解决方案。笔触幽默之余又深刻入骨,意在唤起人们对于恶性自恋文化传播趋势的防范意识。
...................
※内容简介※
“爱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值得拥有最好的。”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这样做难道不对吗?今天,大众认为自恋是正确的,是提高自尊,保持自信,驱使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自恋狂潮会导致整个社会偏离现实,而现实总会战胜幻想,膨胀的欲望也终将坍塌。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腾格博士与坎贝尔博士聚焦一般人的自恋人格特质,回溯自恋病毒在文化中的恶性传播,点明其给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本书借助于各种啼笑皆非却又发人深省的实例,深刻切入孩子教育、媒体网络、物质消费、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社会层面,列举出详细例证及数据,为人们了解、分析、对抗自恋提供了绝佳入口。
简·M.腾格(Jean M. Twenge),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系教授,著有畅销书《我一代》等,文章常刊登于《时代周刊》《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NBC日界线》等节目也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W.基斯·坎贝尔(W. Keith Campbell) ,美国乔治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当你爱上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一书作者。其有关自恋的研究成果曾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包括《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福布斯新闻频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其研究进行过报道。
前两天在《自恋时代》这本书中,看到了一段描写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文字。(话说他们真是民主,还可以把总统写在书本中,翻译出版到海外)。这是一本讲述自恋的书,文中这样讲:自恋者喜欢寻求他人的注意,他们擅长上电视,唐纳德.特朗普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很成功,同时又似...
评分在外挤地铁的时候,我经常用余光扫到,自拍党们的发布仪式: 先是打开手机相册,从十几张乃至几十张看似相同的照片中,筛出一张可用的。接着打开美图秀秀,用祛痘美白修脸拉腿柔光滤镜等种种功能,进行一番鬼斧神工的美化操作。然后打开微信朋友圈,编辑几句“跟朋友聚会超开心...
评分开篇,我要承认我确实认为,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越来越走入一个自恋时代。鉴于自己第一句话就说了3个“我”,本人也不勉强跳脱自恋圈其外。 但是本人或许自恋了莫约三十年,还是最见不得两种“同类”——“圣母”型自恋人格和“审判”型自恋人格,这是笔者自己定的称谓,喜...
评分生活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似乎有了更多自我表达的渠道,我们前所未有的拥有储存自己海量照片的智能手机,我们可以每天不间断的发微博、刷朋友圈和说说来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一切似乎都很美好,我们渴望个性化的名字、服装、饮食和服务,喜欢定制的工艺品,在看...
评分开篇,我要承认我确实认为,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越来越走入一个自恋时代。鉴于自己第一句话就说了3个“我”,本人也不勉强跳脱自恋圈其外。 但是本人或许自恋了莫约三十年,还是最见不得两种“同类”——“圣母”型自恋人格和“审判”型自恋人格,这是笔者自己定的称谓,喜...
本来是觉得问题很严重才看,但这书是换了皮的一代不如一代的陈词滥调的唠叨吗?擅自默认老式价值观,集体主义为标准,道德绑架,甚至推父权价值来否认新教育,我也是服,需要体现样本量的时候,竟然出现了“我听说过的”这么业余的词,全书几个破概念反反复复来回说,2017最烂书就是你吧
评分自恋是一种流行病,而制造这个病的则是社会的全体,在集体无意识中犯病,然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令人感到惊诧——我只是在爱自己,可是为什么会这样?作为一本优良的社会学和心理学作品,这本书帮助读者在一个更加新颖的角度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机理,帮助有心人更加合理地利用这个社会心理。
评分关于自恋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专著,将大量媒体报道、名人轶事和抽样调查、实验成果交织,从社会生态、文化倾向、经济动力等多重视角入手,探究自恋文化的表现状况及其盛行原因。尽管作者的分析主要基于美国的经验材料展开,但考虑到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化这一事实,本书对其他国家也很值得参考。
评分显然,就这本书来说,它有着自己的一脉相承,拉什已经在《自恋主义文化》中将自恋问题上升到社会学的群体文化高度,最具反讽意味的是,将“自爱、自我、个性、独立”等作为图腾崇拜的自恋主义文化最终却导向了自己的“月之暗面”,即自恋主义者其个体的独立性最终沦为事实上的“他导型”。
评分显然,就这本书来说,它有着自己的一脉相承,拉什已经在《自恋主义文化》中将自恋问题上升到社会学的群体文化高度,最具反讽意味的是,将“自爱、自我、个性、独立”等作为图腾崇拜的自恋主义文化最终却导向了自己的“月之暗面”,即自恋主义者其个体的独立性最终沦为事实上的“他导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