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1947-1991

冷戰1947-199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灕江齣版社
作者:[德]貝恩德·施特弗爾
出品人:
頁數:472
译者:孟鍾捷
出版時間:2017-7-1
價格:CNY 79.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7803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冷戰
  • 曆史
  • 國際關係
  • 世界史
  • 冷戰國際史
  • 貝恩德·施特弗爾
  • 德國
  • 2017
  • 冷戰
  • 曆史
  • 國際關係
  • 美國
  • 蘇聯
  • 1947-1991
  • 地緣政治
  • 意識形態
  • 軍事同盟
  • 冷戰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冷戰是20世紀最重大的曆史事件之一,影響既深且久,對其解讀也紛繁蕪雜。這部專題史以二十世紀的特殊政治現象“冷戰”為主題,以分析冷戰發生的深層曆史背景為開端,按時間綫索,對二戰後到九十年代初的政治局勢與國際關係進行瞭全方位的梳理與分析,是一部有一定分量和深度的學術著作。作者基本保持曆史研究的客觀視角,也跳齣瞭西方中心論的窠臼,較為公允地反思、記錄瞭這段特殊的社會政治曆史,在今天讀來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貝恩德·施特弗爾(Bernd Stver)1961年生,曆史學博士。曾在哥廷根大學與比勒菲爾德大學學習曆史學。1991年,完成關於第三帝國民眾心理學研究的博士論文。1994年訪美後,轉嚮冷戰研究。目前是波茨坦當代史研究中心(ZZF)教授兼波茨坦曆史研究所編外教授。著有《美國在冷戰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冷戰》(2003),《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曆史》問世於2007年春,被譽為可同美國冷戰史學傢蓋迪斯的著作相媲美。

圖書目錄

譯序
導言:意識形態與核武器
第一章通往冷戰之路,1917—19450
一、東西之爭:意識形態的百年對峙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反希特勒同盟
三、戰綫初露:同盟的破裂,1944/1945
四、全球性地緣政治決斷:爭奪空間
五、為冷戰而動員:爭奪資源
第二章應對整體對峙的策略:1945—1947
一、美國對共産主義的遏製戰略
二、作為全球性階級鬥爭的冷戰
三、全球秩序之戰
四、集體安全觀
第三章世界的分裂,1948—19550
一、柏林、南斯拉夫與朝鮮的危機
二、陣營的形成
三、中國:第三支世界級力量的登颱
四、不結盟主義與中立主義
第四章歐洲局勢的升級與緩和,1953—1961
一、東方陣營中的暴動,1953—1956
二、 1956年匈牙利與蘇伊士的雙重危機
三、重大轉摺:第二次柏林危機與柏林牆修建,1958—1961
四、擱置
第五章一個全副武裝的世界
一、核武器與軍備競賽
二、有關核戰爭的思考
三、間諜戰
四、冷戰的技術
第六章處於持續鬥爭中的社會
一、適應冷戰
二、核時代的心態
三、對於冷戰的抗議
四、冷酷的內戰:敵人和朋友
五、革命運動、自由鬥士、恐怖主義
第七章文化的戰爭
一、美國化—蘇聯化—民族主義
二、末日預言與諷刺:文學、連環畫、電影
三、娛樂也是武器:廣播、電視、音樂
四、櫥窗還是魔鬼:藝術、建築、體育
五、冷戰中的宗教和政治伊斯蘭的崛起
第八章製度競爭中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
一、技術—經濟競爭與閤作
二、“擁有更好社會福利的陣營”
三、作為武器的發展援助
四、石油:第三世界的武器
第九章1961年,舞颱的轉換:第三世界的冷戰
一、越南戰爭及其“次級戰場”
二、中蘇衝突
三、代理人衝突: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
四、不結盟國傢之間的戰爭
五、在核戰爭的邊緣:1962年古巴危機
第十章緩和與裁軍,1953—1981
一、“日內瓦精神”
二、和平共處、和平戰略和新東方政策
三、裁軍會議
四、《赫爾辛基最後文件》
第十一章阿富汗與星球大戰:1978年以來重返對立
一、蘇聯入侵阿富汗
二、裏根與美國的保守主義轉嚮
三、歐洲對峙的重現
四、公共意見與和平運動的新角色
第十二章“戈爾巴喬夫因素”:1985—1991年間東方陣營的解體
一、戈爾巴喬夫與“新思維”
二、圍繞公民權利和民主的鬥爭
三、德國的統一
四、對手消逝瞭
結語:冷戰之後附錄縮略語說明
插圖引用說明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4.49吧… 译者似乎不是太了解军事… 1. P12 Para2 Line5 “水下核弹”什么鬼?原文中的hydro(?)应译为“氢”; 2. P99 Para1 Line15 “出口”应为“进口”; 3. P109 Para2 Line15 官方宣布的平定日是“6月17日”? 4. P119 Para1 Line2 “在民主德国寻找(核弹)靶场的申请”给...

評分

4.49吧… 译者似乎不是太了解军事… 1. P12 Para2 Line5 “水下核弹”什么鬼?原文中的hydro(?)应译为“氢”; 2. P99 Para1 Line15 “出口”应为“进口”; 3. P109 Para2 Line15 官方宣布的平定日是“6月17日”? 4. P119 Para1 Line2 “在民主德国寻找(核弹)靶场的申请”给...

評分

4.49吧… 译者似乎不是太了解军事… 1. P12 Para2 Line5 “水下核弹”什么鬼?原文中的hydro(?)应译为“氢”; 2. P99 Para1 Line15 “出口”应为“进口”; 3. P109 Para2 Line15 官方宣布的平定日是“6月17日”? 4. P119 Para1 Line2 “在民主德国寻找(核弹)靶场的申请”给...

評分

4.49吧… 译者似乎不是太了解军事… 1. P12 Para2 Line5 “水下核弹”什么鬼?原文中的hydro(?)应译为“氢”; 2. P99 Para1 Line15 “出口”应为“进口”; 3. P109 Para2 Line15 官方宣布的平定日是“6月17日”? 4. P119 Para1 Line2 “在民主德国寻找(核弹)靶场的申请”给...

評分

4.49吧… 译者似乎不是太了解军事… 1. P12 Para2 Line5 “水下核弹”什么鬼?原文中的hydro(?)应译为“氢”; 2. P99 Para1 Line15 “出口”应为“进口”; 3. P109 Para2 Line15 官方宣布的平定日是“6月17日”? 4. P119 Para1 Line2 “在民主德国寻找(核弹)靶场的申请”给...

用戶評價

评分

2019年12月12日於公司開始閱讀。

评分

很有意思,類似由“事件的”史觀走嚮“社會的”史觀。20世紀離得太近反而不容易看得全麵,稍不注意就會被情緒性和故事性的某一個點帶跑,在這個意義上,此書雖然對很多事件一筆帶過(因此需要大量延伸閱讀或已具備知識基礎)但恰恰顯得處理得當。

评分

很有意思,類似由“事件的”史觀走嚮“社會的”史觀。20世紀離得太近反而不容易看得全麵,稍不注意就會被情緒性和故事性的某一個點帶跑,在這個意義上,此書雖然對很多事件一筆帶過(因此需要大量延伸閱讀或已具備知識基礎)但恰恰顯得處理得當。

评分

作為冷戰最具標誌性的柏林牆所在的德國,生於這片土地的作者帶來瞭非常直觀的感受,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幾個方麵詳細描述瞭兩大陣營的對峙,並且對於雙方態度還算公允,幾十年裏發生的各色事件會發現歐美把gcd最拿手的街頭政治完美的還治其人之身,任何一次遊行示威都摻雜著大量滲透分子和國賊,結果蘇東陣營在外部壓力和內部妥協投降的雙重打擊下瞬間崩潰,雖蘇東模式僵化壞死不值同情但也不免唏噓,對於敵人軟弱意味著加速死亡

评分

非常好能瞭解冷戰曆史的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