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手册

史学理论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格致出版社
作者:[加] 南希·帕特纳(Nancy Partner)
出品人:
页数:735
译者:余伟
出版时间:2017-7-1
价格:11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227514
丛书系列:格致人文读本
图书标签:
  • 史学理论
  • 历史学
  • 历史
  • 史学理论手册
  • 思想史
  • 理论
  • 手册
  • 2017
  • 史学理论
  • 历史学
  • 学术手册
  • 理论研究
  • 历史哲学
  • 史学方法
  • 学术参考
  • 历史思维
  • 文献分析
  • 研究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部讨论史学理论(而非历史理论)提纲挈领的新文章汇编,是一本科学的手册(一种可敬的但近来已经因商业化而被大大降格了的学术体裁)应该有的样子……这部书是给人印象深刻,其脚注中肯、全面、信息量大,参考文献涵盖广泛。整本书被打上了其两位主编帕特纳教授和富特教授的学术风格烙印 。任何了解她们学术成就的人,都只会认为她们的研究水准处于最高层次。这些文章以某种方式构成了一个整体,从历史研究领域拓展至包括了在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所有其他学科——它们把‘过去’而非仅仅‘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我对那种方式印象最为深刻。对于任何一位对过去之研究有着某种职业的乃至‘业余的’兴趣的人,本书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著作。”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加利福尼亚大学意识史荣休教授

“编者们汇集了大批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其他从各个角度来审查并提出历史知识理论的理论家们。这部集体作品涵盖面广、学术性强,并且处处呈现新洞见。”

——大卫•卡尔(David Carr),美国埃默里大学荣休教授

“在本书中,理论在历史学中应用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各种意味深长的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被分析并被质问。在汲取一流学者们的见解基础上,这部不可或缺的著作拓宽了我们关于过去的研究的范围,并且深化了我们关于历史知识的诠释和理解。”

——乔伊•达姆斯(Joy Damousi),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学教授

“南希•帕特纳和萨拉•富特广泛征集了一大批最新的史学理论文章。特别之处在于半数以上文章系由当前活跃的脚踏实地的历史学家们撰写。这本书对于历史编纂学专业的学生和经验丰富的践行者们来说,价值无可估量。”

——约翰•托什(John Tosh),英国罗汉普顿大学历史学教授

“这是对历史书写当前状况的一次重要概览和批判分析。从历史学在19世纪的现代主义基础出发,这本手册简明扼要地阐释了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如何以其多种多样的历史类型造成了我们今日后-后现代主义的困境。”

——克里斯•洛伦茨(Chris Lorenz),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学院,德国历史文化和史学理论教授

作者简介

南希·帕特纳: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历史学教授。她的研究兴趣是中世纪历史书写、精神分析在历史学中的应用,以及以叙事理论和认识论为重心的史学理论,编有《研究中世纪妇女:性、性别、女性主义》(1993)和《书写中世纪史》(2005)。现在她正致力于演技叙事构造与欧洲认同这一主题。

萨拉·富特:英国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教会史荣休教授。她精研盎格鲁-撒克逊修道院、妇女与宗教、英国人发明,以及历史编纂学和史学理论。著有《戴面纱的妇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修女的消失》(2002)和《艾赛斯坦:第一位英国君主》(2011)。

目录信息

第一部 根基:关于“过去”知识的理论框架 南希•帕特纳
现代性与历史学:职业化的学科
第一章 “科学”转向:发布非理论化真理的历史学家们 迈克尔•本特利
第二章 经验主义对历史学的多重意涵 卢茨•拉斐尔
第三章 为历史想象辩护:捍卫人的因素与叙事 杨•范•德•杜森
第四章 年鉴学派:实在论、方法与时间的各种变数 约瑟夫•滕德勒
第五章 思想史:从观念到意义 唐纳德•R.凯利
第六章 社会史:一种新型的历史 布赖恩•刘易斯
后现代主义:语言学转向与历史知识
第七章 海登•怀特的工作(一):摹仿、比喻和历史书写 罗伯特•多兰
第八章 海登•怀特的工作(二):陌生化叙事 卡勒•皮赫莱宁
第九章 德里达与解构:挑战语言透明性 罗伯特•M.斯特恩
第十章 修辞的复归 汉斯•凯尔纳
第十一章 米歇尔•福柯:历史和文化的无意识 克拉雷•奥法雷尔
第十二章 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理论与历史 安•里格尼
第十三章 历史与虚构的边界 安•柯托伊斯、约翰•多克尔
第二部 应用:历史学的理论密集区南希•帕特纳
第十四章 最新社会史:危机与复兴 布赖恩•刘易斯
第十五章 妇女史/女性主义史学 朱迪思•P.津瑟
第十六章 性别(一):从妇女史到性别史 邦妮•G.史密斯
第十七章 性别(二):男性要求一部历史 卡伦•哈维
第十八章 性态与历史 艾米•里克林
第十九章 精神分析与历史制作 迈克尔•罗珀
第二十章 新民族叙事 凯文•福斯特
第二十一章 文化研究与历史 吉尔伯特•B.罗德曼
第二十二章 记忆:见证、经验、集体记忆 帕特里克•H.赫顿
第二十三章 后殖民理论与历史 本杰明•扎卡利亚
第三部 尾声: 后-后现代主义:方向与质疑 南希•帕特纳
第二十四章 后-实证主义实在论:表现之再奠基 约翰•H.扎米托
第二十五章 历史经验:超越语言学转向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
第二十六章 照片:解读历史意象 尤迪特•凯尔巴赫
第二十七章 数字信息:“让一百朵花儿盛开……”数字是一场文化革命吗? 瓦莱丽•约翰逊、大卫•托马斯
第二十八章 复原自我:解构之后的能动性 大卫•加里•肖
第二十九章 应用基础:亚里士多德的叙事理论和后现代史学的古典源头 南希•帕特纳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五星打给的是英文版

评分

选读若干文章。对了解十九世纪职业化转向以降的史学理论各派观点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对怀特理论体系的分析十分细致,对后现代史学知识的介绍也比较易读。只是不知后现代史学和后-后现代史学是以何标准做的划分,按译者的意思似乎是表现、经验等概念的重新使用,但这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是否已有体现?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安克斯密特论历史经验的文章,以历史经验超越语言学转向,重塑过去和现在的阶段划分(新的过去,新的自我,在时间观念上的突破)。并且也超越了后现代史学内在的宏大叙事,为主体/自我找回能动性,推动了后现代史学的前进。但历史经验带来的与过去的本真相遇,在现在如何再现,似乎是个未论及(亦或无需论及?)的问题。另外,诚如译者所言,帕特纳在末篇文章中将后现代史学的千头万绪重新回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原典,引人深思!

评分

historical theory史学理论是一套严密规整但又有所弹性的框架组织,它支撑着历史知识分析,并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能获得怎样关于过去的知识即知识是如何被构建编排和表达的。这一框架拥有多种概念工具,可用来检验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理论是元史学的metahistorical它是作为一种揭示批判性自我意识的辅助活动来进行工作的,更接近于诠释学。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tory。在史学史的长时段中,理论在此种自省意义上是十分新近的。史学理论的发展标志着作为一种智识与文化实践的历史学进入到一个清晰可见的现代成熟期阶段。诠释学:关于迄今仍不可通约(能够被纳入一组规则之下,而该规则告诉我们,对于在诸陈述似乎冲突的每个地方上能解决争端的东西,合理性的一致意见如何能够达成)之话语的话语

评分

更应该是二十世纪史学理论手册,内容参差不齐,每篇语言风格不一样。本来史学理论应该以清晰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更清楚,但是因为语言的隔阂,呈现在书本上就显得非常晦涩。需要细读。

评分

比较新的理论介绍... 水平参差不齐... 比较喜欢dussen的关于柯林武德的那篇 很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