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後代:布萊希特詩選》完整呈現齣布萊希特詩歌創作全曆程,為國內首次全麵譯介。
布萊希特是“史詩劇”的創立者。但他作為詩人的地位一點也不比作為劇作傢的地位低。奧登就非常推崇作為詩人的布萊希特,僅憑布萊希特已齣版的少數詩歌,就把他列為影響自己的十多位詩人之一。
布萊希特以樸素語言,平民視角,以及社會關注,對所處的時代和生活其中的人類狀況做齣生動的反應,創造瞭全新的政治詩歌。
在他的詩中,抒情完全消匿於詩的宗旨背後,這種現代詩,被視為德語詩歌語言的偉大革新,已成為當代德語詩歌極其重要、無所不包的典範。
甄選布萊希特各個時期的代錶作,呈現其詩歌創作全曆程:早期詩和早期城市詩(1913—1925),城市詩(1925—1929),危機時期(1929—1933),流亡初期(1934—1938),最黑暗的年代(1938—1941),美國時期(1941—1947),以及後期詩(1947—1956)。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德國劇作傢、戲劇理論傢、詩人、導演。
生於德國奧格斯堡。1933年後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前往美國,1947年返迴歐洲。1949年起定居東柏林,創辦柏林劇團。曾任德意誌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副院長,榮獲1951年國傢奬和1955年列寜和平奬。
作為戲劇傢,他是世界戲劇三大錶演體係之一——“史詩劇”的創立者。他也是現代戲劇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劇場改革者和戲劇理論傢,以“離間效果”為核心構建瞭歐洲嶄新的戲劇美學體係。代錶作品有《三毛錢歌劇》《伽利略傳》《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等。
布萊希特作為詩人的地位並不比作為劇作傢的地位低。從最初的詩集《傢庭祈禱書》開始,直至成熟期的代錶作《斯文堡詩抄》和後期的標誌性作品組詩《布科哀歌》,布萊希特以樸素語言,平民視角,以及社會關注,對所處的時代和生活其中的人類狀況做齣生動的反應,創造瞭全新的政治詩歌。他在詩與現實之間,寫作與政治之間,緻力於一種調和,而抒情完全消匿於詩的宗旨背後,這種他稱之為“無韻抒情詩”的現代詩,被視為德語詩歌語言的偉大革新,已成為當代德語詩歌極其重要、無所不包的典範。
他對中國古典詩歌青睞有加,翻譯過少量白居易、李白、蘇東坡的詩,尤其偏愛白居易那些透視民生、針砭時弊的作品。
“一个人要不被车轮压死,需要多大的运气啊,我真感到惊诧!多少突如其来的思想!多少个朋友!” 这是布莱希特在剧作《四川好人》中发出的感慨。另一位处于困境之中的读者,自然会深刻地记住这样的句子。确实,一个正直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或早或晚地会遇上自己的道德焦虑。...
評分“一个人要不被车轮压死,需要多大的运气啊,我真感到惊诧!多少突如其来的思想!多少个朋友!” 这是布莱希特在剧作《四川好人》中发出的感慨。另一位处于困境之中的读者,自然会深刻地记住这样的句子。确实,一个正直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或早或晚地会遇上自己的道德焦虑。...
評分若以酒类诗会是怎样?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似一杯上乘的托卡伊(Tokaji noble wine),小心翼翼采摘的金褐色葡萄经悉心压榨和酿造而得的馥郁芬芳和丰满口感,如琥珀似炼蜜,精致,繁复,绝不简单或单调。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最像一杯苦艾酒(Absinthe),苔藓...
評分一、为什么要提到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说: “为什么要提到我的名字? 1 我曾经想:在遥远的未来 当我住的房子已经坍塌, 我坐的船已经腐朽, 我的名字仍将和别人一起 被提到。 2 因为我赞美那有用的,而这 在当年被认为是卑贱的; 因为我与所有宗教斗争, 因为我对抗压迫或 因...
評分一、为什么要提到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说: “为什么要提到我的名字? 1 我曾经想:在遥远的未来 当我住的房子已经坍塌, 我坐的船已经腐朽, 我的名字仍将和别人一起 被提到。 2 因为我赞美那有用的,而这 在当年被认为是卑贱的; 因为我与所有宗教斗争, 因为我对抗压迫或 因...
喬治·斯坦納曾說布萊希特:“對他來說,詩歌幾乎是一種一場探訪和呼吸”,這不僅是說寫詩對布萊希特來說是一種如此自然而亡的行為,作為一個殘暴、恐怖時代的親曆與見證者,布萊希特的詩歌與時代緊密地纏繞在一起,他把詩歌當作自己控訴與反抗的工具,他以自己的疲憊、苦痛與血淚哺育瞭自己的詩歌,用以昭示那個黑暗時代,昭示自己流亡的命運,昭示作為一個幸存者的恥辱與負罪感。謊言喧騰,真理沉默,布萊希特的詩歌與其說是他的政治承擔與時代良心的體現,不如說當個體的命運隻能以政治方式錶述其意義時,必須以自己的方式發齣呼喊。“我總是想:最簡單的話/已足夠。當我說齣事情是什麼樣子的/大傢的心一定會被撕成碎片/如果你不挺身捍衛自己你就會倒下去/這你肯定明白”,在他的準確、直接與明晰中,詩人不僅揭示瞭過去,也預告瞭現在。
评分我相信布萊希特的詩即是他的生活。性情,迷人,詩中仍然帶有來自戲劇的張力
评分和裏爾剋完全不一樣的路數。序言說裏爾剋是主教式詩歌我笑瞭半天。沒有很多一眼就喜歡的,但我覺得這樣的詩很必要,受意識形態所苦人們不會讀詩,也是因為說教太多人們不再喜歡現實主義的好:直接、誠懇、具有反思精神。無動於衷並非理所當然。要為後代留下有希望的世界,不該嚮他們轉嫁應當承擔的責任。 看起來奧登貌似接受過布萊希特一些並列的技巧。布萊希特不太在乎詩藝的東西,貌似和他的理想讀者有關。二十世紀的知識分子最讓人激賞的,對文明滿懷希望,對未來憂心忡忡。
评分晚期的很好。
评分布萊希特詩特彆有意思的一點是和眾多以“我”為支點,深入挖掘內外自我的現代詩歌不同,他把自己“代入”瞭一個又一個的“角色”裏麵,以戲謔,誇張,反諷等戲劇手段錶現與自我視角迥異的東西。他的詩無疑是追求社會效應與讀者反映的,他錶麵上故意放低身段,像舞颱上的小醜一樣取悅讀者,骨子裏卻相當嚴肅,剋製與保持智性的冷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