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
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北京人。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幽默悲剧双料大师。20世纪中国新文学代表人物,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中国首位有全球影响力的畅销作家,作品影响了莫言、克莱齐奥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幼年丧父,靠亲友救济完成学业。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期间开始创作,回国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建国后担任文联主席。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平民史诗,彰显乱世中的人性力量
★老舍说:“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2017全本修订纪念版——本书原稿毁于十年动乱,部分内容根据英文版本回译补齐
★入选《亚洲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华文小说100强”
★教育部新课标推荐名著,北京高考语文必读书目
★央视《朗读者》《一千零一夜》推崇阅读
★董卿、梁文道、蒋方舟、濮存昕一致推荐
★读懂这本书,就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民族性。
★邀请著名设计师精心打造,于十余稿中脱颖而出,完美展现老舍作品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儿
★独家赠送《我这一辈子——老舍画传》,5分钟读完老舍一辈子的悲喜
老舍的北京,比我以前所读到过的任何的北京,都更有一番滋味。——梁文道
老舍,我觉得他还是满能干的,可以同时写两种风格的作品。一种是抒情的,一种是搞笑的。——蒋方舟
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家园沦陷的凄惨,亲人离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坚忍,重整河山的激愤……老舍以充满了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整个中华民族的那段灰色记忆,浓缩在了一个小胡同十几户居民的悲惨遭遇与忍辱负重之中。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怎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难关?每一代人,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四世同堂》包括《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前后八年创作而成,是老舍字数最多、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这是一部失而复得的奇书:在战争中构思,乱世中动笔,在美国写完,建国后被搁置,后十三章在动乱中被毁掉,作者去世近二十年后才从英文节译本中译回补齐。这部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描写平民战争创伤的长篇小说,出版后立即在全球成为畅销书,二战后成为日本人必读的战争反省教科书。成为三代中国人常读不衰的百年经典,读懂这本书,就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民族性。
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评分文/宝木笑 当老舍先生在1944年用“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为其百万字的小说《四世同堂》开篇时,这部伟大著作其实就已经选择了一条更贴合中国人性格的宏大叙事之路。这部老舍先生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从1941...
评分 评分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评分一个偶然的原因,重新看完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说是重新看,其实以前并没有看过。对很多名著的感觉都是这样,总听人说,也看过电视剧,就觉得自己看过了。 开始还担心看不下去,但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我以前认为很多国内的经典,都名不符实,但对于老舍,我显然属于无知和不...
1、有点啰嗦,2、老舍对北平人的理解还是很透彻的,3、再次了解了8年抗战的苦难岁月,4、最后小妞子死了泪流满面。
评分1、有点啰嗦,2、老舍对北平人的理解还是很透彻的,3、再次了解了8年抗战的苦难岁月,4、最后小妞子死了泪流满面。
评分年代久远。先生在用他认为文人无力般的控诉来笔对法西斯,感觉他的情感已经不能用笔力完全写尽,仿佛先生压抑的愤怒已经要从文字里掏出来变成真实的摄像机,将那声色都放出来,痛不欲生地刺激你我。其实文风就体现了后来老舍自杀的悲剧,这只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却要武装出对战争的描写,难免会真情实感、认真对待生命。
评分18年第一本,10来天断断续续读完了,老舍先生真的是深深地爱着北平。天佑老人的结局联系到老舍先生让人唏嘘,抗日胜利了,可是苦难还没有结束。
评分有些人物过于扁平了...传统叙事,可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太挑剔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