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台词一个人物
演绎可感可叹的悲喜人生
一爿茶馆一个社会
映射沧桑变幻的炎凉世态
——曹禺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将其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真相与文学高度。
《茶馆》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书中包含《茶馆》和《龙须沟》两本老舍经典代表作。
老舍(1899-1966)
小说家、剧作家。
1899 年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
1918 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校长;
1924 年赴英,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0 年归国,先后任教于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
1937 年奔赴国难,直至抗战胜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表作
《骆驼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馆》(1957)
《正红旗下》(1962)
今天晚上刚刚看完话剧《茶馆》有感,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舵手,你如何理解生活,就会如何演绎生活。
评分 评分 评分在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茶馆里,三个时代发生的不同事情,在老舍的笔下都成为了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 初秋,维新变法失败。人们在裕泰茶馆中玩鸟,喝茶,谈谈事情。清朝已是摇摇欲坠,但茶馆里却是平静如常。可是,社会的逼迫还是让一些流氓事情发生在此处:康六...
评分初中读《茶馆》,觉得满篇都是你来我往的对话,没有情景没有波澜;高中读《茶馆》,知道了王掌柜的圆滑、常四爷的刚直;大学第三次接触《茶馆》,是电视剧。 场景切换了,从茶馆到八道弯,从后院到百花深处,编剧的妙心安排,让茶馆浓缩了四九城的每一个角落:茶馆的厅堂...
《茶馆》真的很棒,人物特色很鲜明。后面附带了《龙须沟》,不喜欢了。
评分《茶馆》非常好;《龙须沟》的红色氛围有点浓厚,除了程疯子一角,其余人物形象比较单薄。
评分五颗星给《茶馆》~《龙须沟》四星 如果能预见太平湖,想问还会不会有龙须沟?
评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多相似的故事,万古如斯,人间有昨天的一切。
评分【藏书阁打卡】学生时代读过剧本也看过话剧(视频),主要是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性。随着年龄增长,再去读文字,慢慢感受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作者对各个阶层典型人物的内心状况的洞察。当他们汇集到一个公共空间里时,相互会发生怎样的互动。很向往有茶馆的北京城,尽管《茶馆》中的茶馆已经不是它昌盛的时代了,但是这种公共空间仍在在顽强地生存着。一百年过去了,现实的空间移到了虚拟世界,但是“莫谈国事”依旧是不成文的规定,中国进步了嘛?中国人改变了嘛?科技有时候花了一个世纪改造的,文学分分钟让你现回原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