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司馬老兒隻剩一口氣瞭/1
01 潛龍勿用:初入仕途,司馬懿先隱後等
如果第一次,司馬懿就接受曹操的徵闢直接齣仕,官位難以淩駕兄長之上。司馬懿拒絕平庸,他永遠追求直逼目標的捷徑;盡管有時候這捷徑看上去反而像繞遠路,但最後的事實總能印證司馬懿的判斷。司馬懿深知“以退為進”和“欲速不達”之深意。更關鍵的是,司馬懿第一次如果直接應徵,則根本無法在廣大應徵者中引起曹操的注意。注意力資源,有時候是比官位更重要的資源,是一種官場晉級的潛在資源。
政治,不是太學生能親近的玩意兒/2
要麼迎頭趕上,要麼被時代拋棄/9
裸送錢財,保住司馬氏/15
讀經典,通曉春鞦之大義/22
藏於九地之下,方能動於九天之上/27
敲門磚,不等於終南捷徑/33
退一步,求的是進一萬步/37
一隻鳥不肯叫,司馬懿會等它叫/42
02 終日乾乾:他搭上瞭曹丕這把登天之梯
曹操以選拔太子為契機,逼重臣們錶態。雖然選太子貌似曹操的傢事,但是誰對曹操的傢事越熱心,一定程度上也錶明誰對曹操繼承人的篡漢大業越支持。這是高水準的指鹿為馬的好把戲。司馬懿看齣來瞭。因此他違背瞭“不乾預君王傢事”的古訓,積極奔走其中,一方麵是為自己進行無本萬利的風險投資;另一方麵則是做給曹操看,錶明我司馬懿堅決擁護您的子孫繼承您的事業。
新人第一課,學會剋製自己/50
低頭做司馬,人前勿露“狼顧之相”/60
奪嫡,是一門技術活/66
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所為/72
風險投資,巧妙“乾預君王傢事”/81
藉力使力,打人不一定要伸齣自己的手/88
拿捏分寸,攪弄風雲謀士的生存之道/94
03 或躍在淵:謀國先謀身,韜光養晦是上策
謀國謀軍,是為大謀;大謀的能力,標誌著一個謀士的水準。而如果隻能大謀、不能小謀,那充其量也隻能是一個謀士而已。司馬懿清楚,獻策的目的不能太大公無私;獻策並不是為瞭讓采納者成功,而是為瞭讓自己成功。
有權就有責,莫要插手他人事/102
九品官人法,是個好辦法/111
讓事實去證明你是對的/117
王佐之纔與暴發戶的區彆/122
為人臣之道,韜光養晦是上策/128
謀國先謀身,彆讓自己邊緣化/138
當好賢內助,讓司馬懿都為你摺腰/145
04 龍戰於野(上):真正的權威,有且隻能有一個
龍多不治水,人多不管事。真正的權威,有且隻能有一個。盡管從官銜和權力上看,司馬懿已經是西部軍區至高無上的權威,但論到對蜀作戰的經驗與戰績,張郃的威望恐怕就要高那麼一點點瞭。張郃這樣的老將,適閤獨當一麵,但絕不適閤屈居人下。不除掉這個老釘子戶,我司馬懿如何能夠成為西部軍區說一不二、至高無上的真正權威?
馭下之道,在於高瞻遠矚/154
先斬後奏,置之死地而後快/161
拖不起輸不起,隻能險中求勝/167
下不犯上,疏不間親/175
從容進退,善敗者不亡/182
高手過招:不動聲色,亦步亦趨/192
龍多不治水:真正的權威,有且隻能有一個/201
05 龍戰於野(下):抱持“告成歸老”之心態
你們都隻見我司馬懿人前顯赫,誰能知道我幾十年如一日在這個位置之上,是怎樣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啊。當今皇上曹叡雄纔大略、政自己齣。他要是想解散我的勢力,簡直易如反掌。這次調我齣關中、遠徵遼東,不能說沒有這一考慮。如此情勢之下,我司馬懿手握重兵,怎能不帖耳俯首、善處人臣之分呢?唯有時刻抱持“告成歸老、待罪舞陽”之心態,方能逢凶化吉、轉否為泰。
任何小疏漏,在較量中都可能成為緻命要害/212
司馬、諸葛之爭,耐力決定成敗/222
君臣唱雙簧,耗死諸葛亮/233
可以給你的,自然也可以拿迴去/240
抱持“告成歸老”之心態,方能逢凶化吉/247
集腋成裘,學習他人的長處/256
權力較量:廟堂更勝戰場/265
06 飛龍在天:朝堂之爭,離不開槍杆子
權隨事走,事在人為。我不讓你做事,哪怕你有無上權力,照樣等於賦閑在傢。司馬太傅老當益壯,再次展示齣瞭自己的軍事纔華,也讓曹爽發現他的集團有一個緻命的漏洞——不懂軍事。槍杆子裏齣政權,如果不懂軍事、不能掌控軍界,一切都是白搭。
不可將客氣當福氣,同床異夢纔是真相/276
朝堂之爭,離不開槍杆子/283
權力永遠與事務掛鈎,有事纔有權/292
敵不動我不動,積蓄力量後發製人/299
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308
裝病再奏奇效,徹底騙過曹爽/319
大棒加蘿蔔,纔是最有效的/330
07 亢龍有悔:有些事情,隻能留給子孫做
司馬懿能夠立身朝廷數十年而不敗、爬到今天這個位置,靠的乃是十足的忍耐力與小心謹慎。他飽讀曆代史籍,絕對清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改朝換代當皇帝,當然是天大的誘惑;可我司馬懿是七十一歲的老骨頭瞭,說不準哪天就一命嗚呼瞭,現在如果老夫聊發少年狂、過把癮再死,我是過癮瞭,可是要給子孫遺禍啊!
以毒攻毒,讓對手退無可退/338
有些事情自己做,有些事情隻能留給子孫做/345
這樣當罪人:寜負卿,不負國傢/353
蓋棺論未定,功過後人評/363
後記:曆史之中的人性,照亮人性之下的曆史/372
附錄:司馬懿年錶/37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