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紅學傢李希凡先生的扛鼎之作,收入作者剖析《紅樓夢》人物的文章33篇,對《紅樓夢》中復雜而眾多的個性形象,如賈母、賈政、王夫人、薛姨媽、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妙玉、晴雯、紫鵑等六十餘人進行瞭深入透徹的分析,可謂百年紅學研究之經典。著名工筆畫傢譚鳳嬛女士為紅樓人物新繪插畫30幅,更是讓本書熠熠生輝。
李希凡,祖籍浙江紹興,久居北京通州區。1949年7月參加革命,195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係,1955年肄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研究生班。1955年調入《人民日報》社,曆任文藝部編輯、評論組長、部副主任、常務副主任;1986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任常務副院長,2010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為終身研究員。曾先後當選第四屆全國人大代錶,第二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屆、第四屆、第五屆中國作傢協會理事會理事和全國委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現為名譽會長)。著有中國古典小說研究、魯迅研究、當代文藝理論批評、散文隨筆二十餘種;《李希凡文集》七捲,已由東方齣版中心於2014年1月齣版。關於《紅樓夢》論著有《紅樓夢評論集》(與藍翎閤著)、《說情》、《紅樓夢藝術世界》、《沉沙集》、《傳神文筆足韆鞦——<紅樓夢>人物論》等。
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作,《红楼梦》于人心天理、人情世变言之切中,发人深省,这是建立在个体人物、典型人物塑造的基础上的。然则,谈《红楼梦》不可以不就人物立论。 导《红楼梦》人物论之先路者,恐非曹公本人莫属。且不谈第五回太虚幻境之判词、仙曲,各回标目中,亦常有对诸...
評分看了作者的简介后,好奇地去翻后记,没想到竟流下了眼泪。自然不是为《<红楼梦>人物研究》的学术价值而哭,因为我根本还没有看正文,我是为李希凡先生写的不知道女儿李萌离世的消息而哭,是想到他在知晓自己女儿在三四年前早已去世的消息后,那种无法描述的情感而哭。 好在,他...
評分一部《红楼》阅一生。当然,这仅仅是对读者而言。《红楼梦》从小读到老,每每捧读,况味不同,所谓奇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更堪咀嚼的是,八十回之后的谜团终究未能解开。红学之所以成为学之一派,大体根源于此。 做红楼考据的人和书籍洋洋洒洒,红学家也罢、作家也罢,不同背景...
評分前阵子看了某瓣达人亚比煞的一篇文章,《读者愛人物,胜过爱情节》,觉得很有感触。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剧,多数时候,还真是为人物所感动。哪怕是男二、女二,甚至男N、女N的小角色,只要在某个小情节上的一个闪光点有所触动,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每...
評分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作,《红楼梦》于人心天理、人情世变言之切中,发人深省,这是建立在个体人物、典型人物塑造的基础上的。然则,谈《红楼梦》不可以不就人物立论。 导《红楼梦》人物论之先路者,恐非曹公本人莫属。且不谈第五回太虚幻境之判词、仙曲,各回标目中,亦常有对诸...
中規中矩,完全立足文本,幾乎不做索引,沒有突齣新穎的觀點,但我們教學正好需要這樣一本書幫忙做個總結,十分感謝!讀到後記的差點哭瞭,百發人送黑發人,哎……
评分中規中矩,完全立足文本,幾乎不做索引,沒有突齣新穎的觀點,但我們教學正好需要這樣一本書幫忙做個總結,十分感謝!讀到後記的差點哭瞭,百發人送黑發人,哎……
评分1.立足文本,不可僭越一步,雖說可以得到相對客觀的分析,但這客觀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已能感受到。也就是說,這樣的分析稍顯乏味,或許藉用短評中“中規中矩”一詞蓋之更為妥帖。 2.誠如作者坦言,分析總覺不夠深入,無挖盡之感,實難避免,畢竟人物的性格除瞭典型性特徵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邊緣特徵,如如數挖盡,一則難,二則雜。 3.後記感人。每次看完學術類書籍,總會感嘆其中不易,也會對作者投以崇拜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坐的住冷闆凳的,哎!
评分1.立足文本,不可僭越一步,雖說可以得到相對客觀的分析,但這客觀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已能感受到。也就是說,這樣的分析稍顯乏味,或許藉用短評中“中規中矩”一詞蓋之更為妥帖。 2.誠如作者坦言,分析總覺不夠深入,無挖盡之感,實難避免,畢竟人物的性格除瞭典型性特徵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邊緣特徵,如如數挖盡,一則難,二則雜。 3.後記感人。每次看完學術類書籍,總會感嘆其中不易,也會對作者投以崇拜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坐的住冷闆凳的,哎!
评分一般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