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裴宜理 中国近代史 历史 社会学 秘密社会 社会和文化史 近代史
发表于2025-02-07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系著名汉学家裴宜理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198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眼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淮北地区的农民反抗运动,以这一地区既孤立又有联系的三大事件——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革命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七章,作者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方法,阐释淮北的地理环境;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及人类学等视角入手,对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展开分析;并对捻党、红枪会进行了细致探讨。作者试图理解农民革命,即农民为什么造反与如何造反这个问题。作者创见性地揭示了地方环境在引发和形成农村动乱的重要性,并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叛乱的历史事实极大地鼓舞了共产主义革命者发动农民的决心。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地主与农民、革命与叛乱等关系提供了具有开创新意义的视角。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女,1948年出生于上海。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1969年获威廉·史密斯学院政治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获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72年起,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阿里佐那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1997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政治系,并先后出任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及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农民问题、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研究。主要著作有《华北的暴动与革命,1845—1945》(1980)、《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1993)、《安源:中国革命的发祥地》(2012),其中《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曾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按需。
评分珠玉在前,研究明清以及近代地方社会的叛乱的示范制作,罗威廉、孔飞力等人的著作仍然看到她的影子。中国农民革命从传统到现在依然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条主要脉络,随着意识形态的突破以及研究的深入,过去简单直白的阶级叙事以及外部经济力量的介入早已没有说服力,七十年代裴宜理等人提出的关注农民的造反传统、从内部看农民革命不仅有利于观察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也回答了中国现代革命得意兴起的原因。中国地方社会远比学术著作解读的复杂的多,我有种困惑,中国这么的大,一个小小的点在时空的延伸中都会卷起千层浪,那么所有的中国研究是不是都应当落实在微观中。只有当聚焦到微观层面,才能看到历史的丰富性和真实性,才能关注到开始如何走向结束的。书中介绍的掠夺性策略和防御性策略、叛乱者向革命者的转变、地方环境对动乱的lian xu
评分淮北人民被学术高级黑-,-生态环境的论述的确有一些“东方专制主义”的影子在。
评分读了有明显的明白感。
评分中共基于对地方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和改善,在克服集体暴力的传统模式方面取得最后的成功
这本书研究的不是华北而是淮北的Rebels [in North China],主要对象是淮北的捻军和红枪会,以及后来的共产党。作者要研究的问题是“造反者与革命者之间的关系”(前言),希望找出“一次造反与下一次造反之间的真正关系”,以理解中国农民的造反传统对共产党革命成功所起的作用...
评分 评分流动的淮北 ——评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是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通过对1845至1945年淮北地区的农民反抗运动进行的一项研究。裴宜理借用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视角试图阐明农民反抗行动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复杂...
评分裴宜理教授在1978年后到南京大学历史系访学,相当于也拜入了蔡少卿老师的门下,蔡老师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秘密组织的权威,裴宜理的这本著作翻译过来也编入在蔡老师主编的那套丛书里。 书在当时是很不错的研究,裴宜理现在是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本人的研究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
评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