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

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宏卿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9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15336
丛书系列:苏区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革命史
  • 农村
  • 社会学
  • 政治学
  • 中国近现代史
  • 苏区研究丛书
  • 社会史
  • 农民
  • 乡村动员
  • 中共
  • 性格
  • 政治动员
  • 中国农村
  • 社会控制
  • 政治文化
  • 基层政治
  • 农民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革命序幕:共产党与苏区农村、革命下乡: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盟、环境·性情·仪式:苏区民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政党战斗力的锻造:走向乡村的党组织建设等。

作者简介

张宏卿,男,江西余干人,1970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版著作一部《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在《开放时代》、《党史研究与教学》、《理论学刊》、《江西社会科学》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信息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时段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本文的创新点
五 理论、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革命序幕:共产党与苏区农村
第一节 中央苏区的民性
一 原初的营利意识
二 安逸的“乐土”
三 山区型权威性格
第二节 早期江西革命组织的生态分析
一 江西早期的革命情形
二 革命组织生态分析
第三节 地缘革命学: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一 理论背景与解释限度
二 地理环境、社会控制与革命的兴起
三 封闭性与外向性悖论中的革命传播
第二章 革命下乡: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盟
第一节 乡村革命的源起:赣南、闽西革命初期的领导群体
一 地方素质:乡村暴动的领导群体构成
二 外部活动:革命思想的产生
三 在乡下干革命:身份认同与革命的职业化
第二节 走向乡村:苏俄模式与中国的农民革命
一 从“强调工人成分”到“农民革命”
二 “党指挥枪”:强有力列宁主义政党的塑造
三 “肃反”:作为民众动员的一环
第三节 革命的“瓶颈”与中共动员模式的形成
一 革命的“瓶颈”
二 动员、任务与政令:中共党人的应对
第三章 环境?性情?仪式:苏区民众参与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赤白对立:革命环境的形成
一 “意识觉醒”中产生“革命精神”
二 “赤白对立”中形成“革命情势”
三 “特定场景”中塑造“革命荣耀”
第二节 农民性格与革命的传播
一 农民利益即时满足的实利主义
二 接受革命教化之前的农民具有同质性而导致的简单、好走极端的特质
三 中国传统农民的人情文化:重人情、轻人性的非理性思维
第三节 乡下人的革命性:农民仪式与革命“在场”
一 农民的仪式
二 革命的“在场”
三 革命表象与农民行为
第四章 “边缘化战略”:中共动员与苏区民众的基本利益、社会感情
第一节 越穷越革命?——革命动员中的贫雇农
一 “越穷越革命”:中共动员理念中的贫雇农
二 走向“革命”:贫雇农从观望、质疑到从众的心理进程
三 政治压力的形成:组织性动员与对立面的控制
第二节 婚姻自由与中央苏区的妇女动员
一 政策倾斜:杠杆是这样撬动的
二 婚姻自由与阶级斗争:积极性孰大孰小?
三 心理基础与制度保证
第三节 时刻准备着:小学教育与苏区儿童动员
一 小学教育——国共两党争取民众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 苏区的小学教育
三 中共的儿童动员
第五章 政党战斗力的锻造:走向乡村的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在“传统”中革命:苏维埃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 中共构建基层政权的设想与现实困境
二 苏维埃政权与原有的权力体系
三 苏维埃基层政权的构成趋势
第二节 民主“下乡”:从《红色中华》看苏区的群众监督
一 苏区的喉舌——《红色中华》报
二 群众批评的内容分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三 群众监督的制度化条件与作用
第三节 阶级“再造”:查田运动与中央苏区民众动员
一 中央苏区阶级基础的困境:查田运动的兴起
二 查田运动与中央苏区基层组织的重塑
三 再造阶级基础的动员机制:查田运动与民众革命积极性的契合
结论与思考:理解农民、理解革命
一 中共动员的三种模式
二 实质性问题:“农民性”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
三 思考与跨越:理解农民、理解革命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献丰富多样,史料基层鲜活,讨论维度颇为全面,叙述行文比较大胆,博采并置之余,缺乏类型分析。就其学历和专业而言,相较已出版苏区研究,意外上乘之作。思路活跃,广采众多学科资源,可惜限于学力,屡显一知半解。所提三种模式之说,虽然不能完全成立,亦可启发后续研究。

评分

还行

评分

意犹未尽,很多问题还可深入下去

评分

意犹未尽,很多问题还可深入下去

评分

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