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纽伦堡

另一个纽伦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阿诺德·C.布拉克曼
出品人:
页数:460
译者:梅小侃
出版时间:2017-5
价格:68.00
装帧:软精装
isbn号码:97873131604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东京审判
  • 历史
  • 二战史
  • 近代史
  • 日本
  • 阿诺德·布拉克曼
  • 社会学
  • 我想读这本书
  • 纽伦堡
  • 历史
  • 城市
  • 记忆
  • 审判
  • 纳粹
  • 反思
  • 德国
  • 二战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一部描绘东京审判全过程的细致之书

★ 一幅展示战争邪恶谋划、残酷进行与正义审判的历史画卷

★ 作为不亚于纽伦堡审判的世纪审判,东京审判为何被历史所“遗忘”?

★ 战后日本社会的全景式刻画

★ 重现唇枪舌战的庭审现场,激烈交锋后正义天平如何摇摆落定

★ 细致展现日本军国主义集团的邪恶谋划

★ 审判过程中国际关系波澜诡谲,各种利益争夺中裕仁天皇如何从战罪名单中全身而退?

★ 看末代皇帝溥仪在庭审中如何“表演”

★ 鲜明揭露日本侵略者对各侵略国骇人听闻的残暴虐行

★ 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白鸟敏夫等A级战犯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如何度过

★ 白描11国法官,各人性格迥异,立场截然不同,如何做到正义的确实实现?

★ 在战争与审判过去的70余年后,如何看待东京审判的历史作用?我们为何要记得这场比肩纽伦堡审判的人类最伟大审判?

========================

本书的英文原著出版于1987年,是一部记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的著作。作为美国合众国际社驻东京记者,作者长期在法庭现场采访,报道了审判全过程,而且是极少数获准进入巢鸭监狱探访东条英机等囚犯的记者之一。作者原本就掌握很多第一手资料,为本书又做了大量工作,如采访当年的检察官、法官和辩护律师,查找散见于世界各地的卷宗等,用他自己的话说,“历时四分之一世纪,行程超过十万英里”才写出这本书。完稿后没有等到出书,作者就去世了。介绍东京审判的书不多,而以目击者的身份叙述东京审判,特别是庭审现场情景的作品就更是寥若晨星了。本书基本以审判的时间为序,同时各章又有不同侧重,内容丰富、写法生动,可读性、可信度都非常高,无论对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

作者简介

阿诺德•C.布拉克曼(Arnold C. Brackman)(1923年3月6日 – 1983年11月21日),美国记者、作家。曾任职合众国际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纽约时报》,以报道亚洲事务著称,获得过海外记者俱乐部奖,一生中著有颇受赞誉的多部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布拉克曼作为合众国际社驻东京的年轻记者,深入报道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极少数获准进入巢鸭监狱探访东条英机等囚犯的记者之一。《另一个纽伦堡》是其耗费毕生心血的上乘佳作,他在手稿完成后不久去世。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导言
1. 走投无路的战犯们
2. 麦克阿瑟在东京
3. 盟国检察官
4. 法官们
5. 辩方、囚犯及指控
6. 起诉书:是东条,不是裕仁
7. 开庭:挑战与裁定
8. 消失的被告
9. 检方举证开始
10. 法庭内的风波
11. 被告席上的陆军
12. 入侵满洲
13. 律师之战
14. 中国皇帝说话了
15. 在中国的大屠杀
16. 非常规战争:毒品和疾病
17. 轴心国受审
18. 盟国间的麻烦
19. 纽伦堡判决
20. 回顾珍珠港
21. 在菲律宾的暴行
22. 战俘及其他被奴役的劳工
23. 辩方闪避,检方进击
24. 辩护展开,将军们大喊大叫
25. 辩方拖延时间
26. 珍珠港再现
27. 被告上台作证
28. 韦伯暂离法官席
29. 东乡、东条和梅津
30. 驳证和辩论总结
31. 东京的决定
32. 宣读判决
33. 意见、异议及上诉
34. 绞刑架上的正义
附录
A: 被起诉的甲级战犯
B: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起诉的认定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写作背景 “历时四分之一世纪,行程超过十万英里”,作者以驻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审判第一手资料,又广泛查阅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卷宗、采访当年的检察官、法官和辩护律师,从而写下这部历史的良心之作。作者认为,在以德国战犯为主要审查对象的...

评分

1、写作背景 “历时四分之一世纪,行程超过十万英里”,作者以驻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审判第一手资料,又广泛查阅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卷宗、采访当年的检察官、法官和辩护律师,从而写下这部历史的良心之作。作者认为,在以德国战犯为主要审查对象的...

评分

1、写作背景 “历时四分之一世纪,行程超过十万英里”,作者以驻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审判第一手资料,又广泛查阅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卷宗、采访当年的检察官、法官和辩护律师,从而写下这部历史的良心之作。作者认为,在以德国战犯为主要审查对象的...

评分

1、写作背景 “历时四分之一世纪,行程超过十万英里”,作者以驻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审判第一手资料,又广泛查阅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卷宗、采访当年的检察官、法官和辩护律师,从而写下这部历史的良心之作。作者认为,在以德国战犯为主要审查对象的...

评分

1、写作背景 “历时四分之一世纪,行程超过十万英里”,作者以驻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审判第一手资料,又广泛查阅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卷宗、采访当年的检察官、法官和辩护律师,从而写下这部历史的良心之作。作者认为,在以德国战犯为主要审查对象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意外的好看并且好读。远东法庭的组建和挑战写的很好,检方立证十分精彩,辩方部分写的有点弱,最终的宣判和之后的一些反应直到最终绞刑实施一气呵成。推荐阅读。

评分

如果溥仪是个自由人的话, 他的表演一定是令人难忘的. 鉴于他所处的特殊环境, 他能做到这一步已非一般人可比.

评分

意外的好看并且好读。远东法庭的组建和挑战写的很好,检方立证十分精彩,辩方部分写的有点弱,最终的宣判和之后的一些反应直到最终绞刑实施一气呵成。推荐阅读。

评分

最不能遗忘或被忽略的一段历史。

评分

作者是当年亲历审判的美国记者,后用半辈子的时间搜集东京审判资料档案、采访当事人,笔法细腻生动,是了解这一世纪审判的最佳入手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