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早身兼(文學與近代文化史研究方麵的)學者、書評人與閱讀推廣的實踐者三重身份,《早讀過瞭》輯錄其近十年來的近百篇關於閱讀、文學、大眾文化等方麵的文化評論、書評與短書劄文字。楊早師從北大中文係著名學者陳平原教授,開啓對中國近現代輿論史、傳媒史的關注,並由此進入對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史的研究。嚴肅的學術研究與寫作之外,亦熱衷實踐對大眾閱讀的推廣與實踐,除對專業領域內過眼新書多有評論推介,亦嘗試將專業視角對準當下,對當下齣版、媒體與閱讀生態都有犀利的觀察與評論。此外,因其身體力行主持推廣社區閱讀實踐(“閱讀鄰居”),並積極嘗試用新媒體推送私人閱讀書單,所以本書亦輯錄相當部分的短書劄,以誌其推廣大眾閱讀的雪泥鴻爪。
楊早,1973年生於四川富順,中山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曾發錶《五四時期北大學生刊物比較》《〈京話日報〉的啓濛睏境——以梁濟等人自殺為中心》《評價於丹:學術規範還是傳播法則?》《“話題電影”與當代中國的精神生活》《改寫曆史與文學重建——晚清小說與當下網絡小說異同辨》等論文,著有《紙墨勾當》《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民國瞭》《野史記》《說史記》,編有“話題”年度係列(《話題2005》至《話題2014》)、《瀋從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與六十部:共和國文學檔案》等,譯著有《閤肥四姊妹》。
单篇零零散散,串起来,可做读书指南。《早读过了》有关于读书的导论,详论,还有闲论。 读了一半,就着这本书,谈谈读这本书的感受,对阅读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两句:下得了口,有料可取;细水长流,贼不走空。 先说下得了口,有料可取。 本周二中午,我在单位阅览室翻阅一本...
評分早些年看过杨早的一些关于世界杯的随笔,特别有意思,文艺、热血,有镬气,如色香味俱全的宵夜大排档。后来我过了看世界杯那股劲了,也就没有再关注他。入手这本,完全是因为某天看了某个公号的推介,一种亲切感就去网上下了单。 全书200多篇短文,像是专栏随笔或是杂志书讯...
評分 評分单篇零零散散,串起来,可做读书指南。《早读过了》有关于读书的导论,详论,还有闲论。 读了一半,就着这本书,谈谈读这本书的感受,对阅读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两句:下得了口,有料可取;细水长流,贼不走空。 先说下得了口,有料可取。 本周二中午,我在单位阅览室翻阅一本...
評分一直觉得,读书与吃饭,是一回事。 可能老生常谈了,但这句话,意不在说,读书的必要。 而是信任与放松。 一、 从《纸墨勾当》起,到参加“阅读邻居”前,某种信任在慢慢建立。 非以早说、早读为是。 大概是一种“阅读他的书,对得起时间以及银子”的感觉。 感觉,是一件不需要...
18.02.15 08H小說的書評不好寫,寫多瞭內容像在報流水賬,寫少瞭內容顯得概括不齣重點。難得楊早分寸把握得好極,特彆是小說的幾篇,讀完很有入手的欲望。每本書有褒有貶,不是一麵倒的單一好評,相對很多書評人算客觀。
评分挺敢說的,有點意思。挺好的,北大中文的博士,搞起來批評還是頗有些功底。從裏麵選瞭幾本書準備找來看。
评分得簽名毛邊本一冊,編號170。一星,給商務的毛邊本,三麵皆毛,裁起來頗有樂趣。至於內容不談也罷,唯《哲學傢死亡錄》待讀。
评分隻喜歡 一隻改邪歸正的猴 這篇
评分先讀為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